[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9660.X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魏鹏;俞建金;郁连化;杨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桩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对于传统的管桩的接桩,主要是通过电弧焊接的方法,焊接方法不仅耗材、费时,而且对于施工员健康及环境均造成影响,另外该方法的施工质量受焊接工人的技术影响很大,施工质量往往由于焊接工的技术参差不齐而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桩连接装置,能够降低管桩的连接时间,提高施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桩连接装置,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环形箍体组成,该两个相互对称的箍体围成一个环形结构,每个箍体的同一侧设置有两个凸台:上凸台和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平行设置,所述每个箍体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耳板,所述耳板的中心开设有一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耳板与箍体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提高了箍体连接的稳定性,耳板与箍体之间不易断裂。
优选的,所述箍体和耳板的材质为钢,具有较好的塑性,当两个箍体被螺栓锁紧时,钢质的箍体不易断裂。
优选的,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箍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与预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优选的,所述箍体的厚度W大于5mm,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的长度L大于2cm,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的高度大于1cm,保证了两个箍体连接时具有较好的承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利用两个箍体将两根相邻的管桩连接起来,与传统的焊接相比,能够大大降低连接的时间,保证连接的强度,且箍体可以预先生产预制件,现场只需要螺栓连接,便于箍体的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箍体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单个箍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箍体与管桩装配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G-G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箍体,2、凸台,21、上凸台,22、下凸台,3、耳板,4、螺纹孔,5、上管桩,6、下管桩,51、上凹槽,61、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管桩连接装置,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箍体组成,该两个相互对称的半环形箍体1围成一个环形结构,每个箍体1的同一侧设置有两个凸台2:上凸台21和下凸台22,所述上凸台21与下凸台22平行设置,所述每个箍体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耳板3,所述耳板3的中心开设有一螺纹孔4。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如图4至图6所示,首先,将需要连接的两根管桩:上管桩5与下管桩6的接头处各开设一个凹槽:上凹槽51与下凹槽61,该上凹槽51、下凹槽61的形状与尺寸分别于上凸台21、下凸台22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所述上凹槽51及下凹槽61距离管桩的端部留有一定间隙,装配的时候,将两个半环形的箍体1围绕在两根管桩(5、6)的接头处,且使得上凸台21嵌入上凹槽51内,下凸台22嵌入下凹槽61内,最后用螺栓将两个箍体1连接锁紧,从而完成管桩的连接,连接效率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中,管桩(5、6)与箍体1均可采用预制件,便于大批量生产,从而提高了管桩(5、6)与箍体1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管桩(5、6)与箍体1的通用性,可实现标准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外锚固段的部分粘结型预应力锚索
- 下一篇:机械连接预应力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