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9725.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申凤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沙江路5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进料 定位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板类零件的使用非常广泛,而板类零件和其它零件之间进行连接时,常常使用到螺纹结构,传统板类零件加工,通常都是单件的进行加工,这使得板类零件的加工效率较为低下,而且板类零件上如果具有多个螺纹孔,逐个孔的进行加工,会使得各个孔之间的位置关系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加工效率较低。环形板类零件是一种常见的板类零件,常使用在机械结构中,为了使得环形板类零件的连接更加的方便,常在环形板类零件的两边对称位置常常设计有螺纹孔的连接耳,方便将环类零件装配在机械结构上。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板类零件进行快速自动的完成送料、打孔、收料过程,打孔定位准确的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包括进料模块、推料板、顶料板、放料板;所述进料模块上设计有竖直向的仿形轨道,待加工的板料水平相叠放置在仿形轨道内,所述 进料模块的下方放置有水平长方形状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放置在轨道上,通过水平放置的横向气缸前后推动;所述推料板内部加工有长方形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装配有所述顶料板,所述顶料板的下部通过竖直放置的竖向气缸上下推动;所述推料板的下部放置有放料板,所述放料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板料的厚度,所述竖向气缸将顶料板上平面从所述放料板的底部平面推动到所述放料板的上部平面;所述推料板的放置槽边沿加工有与板料对应的推料槽,所述放料板上加工有与所述推料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槽,装在所述进料模块中的板材落到所述推料板上;所述放料板后部位置的上方设计有钻头朝下的钻孔模块,所述顶料板的尾部下方放置有集料箱。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成对加工,每对放置槽对称加工在所述推料板两侧的内部边沿,所述放置槽的个数为两对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气缸装配在所述顶料板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料板两侧的下部固定有竖直向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顶料板下部的滑动套可上下滑动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钻孔模块的下部设计有两个以上的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主要用来对板料进行自动打孔加工,首先板料堆落到所述推料板上部,所述推料板可以由所述横向气缸前后推动,当所述推料板位于后部位置时,所述板料恰好落入所述推料板上的推料槽以及放置槽内,这时当所述推料板向前推动时,恰好将所述板料在顶料板上滑动推动到所述放料板的限位槽上方,这时所述竖向气缸带动所述顶料板向下运动将所述板料放置在所述放料板的限位槽中,此时由于所述板料厚度低于所述放料板厚度,所述推料板底 部平面位于所述板料上部平面的上方,然后所述推料板在横向气缸的控制下向后运动到起始位置,这时所述进料模块中的板料自然掉落到所述推料板的推料槽内;此时刚落有板料的限位槽与推料板上前部的另一个推料槽位置对应,然后顶料板在竖向气缸的控制下向上推动,重新将板料推动到推料板上前部的另一个所述推料槽内,这样就使得板料前进了一个工位,重复上述过程就使得板料逐步向前运动,当所述板料到达钻孔模块的下方时,所述钻孔模块的钻头向下运动对所述板料进行钻孔,然后加工后的板料继续向前逐步前进,当所述板料运动到所述顶料板的前方位置时,所述顶料板会自动的落入下方的集料箱体中,这样所述板料就在该装置上完成了自动进料、推料、钻孔、收料过程,所有过程全部自动挖成,同时在限位情况下进行钻孔,钻孔更加准确,这种加工方式零件加工尺寸准确,同时加工速度快,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正面方向推料板在后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俯视方向推料板在后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板件自动进料定位打孔装置俯视方向推料板在前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中板料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具体是用来对如图4所示的板料5两端位置进行钻孔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吉安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汛抢险木桩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削轴心无孔的工件的车床工件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