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制冷、加温的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0608.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花;陈伟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J9/02 | 分类号: | A61J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加温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制冷、加温的奶瓶。
背景技术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随着新材料的产生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对奶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加温问题,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能够实现该功能,如常见的奶瓶加热器,通过电加热电热丝,将热传导到奶瓶上来实现加温,或通过加热水来给奶瓶加温,但是对给奶瓶的降温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产品产生,现在多数人使用的降温方式就是自然冷却,这种方式冷却速度非常慢,造成很多不便,冷却过程中又不能准确的把握温度,只能间隔时间段采用滴在手腕上的方式测试,在这过程中婴幼儿等待时间长了也会吵闹,实在让人手足无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冷、加温的奶瓶,其能够用于给奶瓶加温,又能够用于加快奶瓶自然降温。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制冷、加温的奶瓶,包括奶瓶本体和供奶瓶本体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面供奶瓶本体底部放置其上的导热基座、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导热基座下表面贴合在一起的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整流器和电极转换开关,所述电极转换开关线路连接在半导体制冷器与整流器之间,所述整流器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并壳体上设有电源连接口,所述电极转换开关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奶瓶本体的底部上复合有一层导热硅胶片。
所述奶瓶本体为液态硅胶奶瓶,所述奶瓶本体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设有温度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中半导体制冷器是一种公知的产品,其连接直流电工作时会出现吸热的冷端和放热的热端,根据这一工作原理制成了底座,连接上用于将家用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整流器和电极转换开关,这样就可通过控制电极转换开关来改变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直流电时改变电极极性的正反接,也就能够实现冷端和热端的转换,如此,底座就可实现制冷吸热和放热加温的效果,在底座上设有导热基座和奶瓶本体底部上设有导热硅胶片,奶瓶本体采用现使用最科学的液态硅胶奶瓶能够与导热硅胶片紧密结合,具有很好的热传递效果,冷却降温快放热加温也快,奶瓶本体上设有硅胶套,硅胶套上设有温度贴能够感知温度,这样在使用过程能够通过眼睛观察温度范围,因此非常实用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器的帕尔贴效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充分理解。
一种可制冷、加温的奶瓶,如图1所示包括奶瓶本体1和供奶瓶本体1放置的底座2。
所述底座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上面供奶瓶本体1底部放置其上的导热基座22、设置在壳体21内并与导热基座22下表面贴合在一起的半导体制冷器23,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整流器24和电极转换开关25。
半导体制冷器23是一种公知产品,其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无需制冷剂、工作安全可靠,工作原理是用导体连接两块不同的金属,接通直流电,则一个接点处温度降低,另一个接点处温度升高。若将电源反接,则接点处的温度相反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帕尔帖效应,又称热电效应,纯金属的热电效应很小,若用一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代替金属,效应就大得多,如图2所示;接通电源后,上接点附近产生电子-空穴对,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向外界吸热,称为冷端;另一端因电子-空穴对复合,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并向环境放热,称为热端;一对半导体热电元件所产生的温差和冷量都很小,实用的半导体制冷器是由很多对热电元件经并联、串联组合而成,也称热电堆;单级热电堆可得到大约60℃的温差,即冷端温度可达-10~-20℃。增加热电堆级数即可使两端的温差加大。但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3级。
导热基座22主要是起传导热的作用,当半导体制冷器23与导热基座22下表面贴合在一端为冷端时,导热基座22将奶瓶本体1上的温度吸收传递到冷端上,即吸热降温,可加快奶瓶内的液体冷却;当半导体制冷器23与导热基座22下表面贴合在一端为热端时,导热基座22将热端的温度传递到奶瓶上,即可给奶瓶加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0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光定位的十二指肠营养管导芯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糖尿病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