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构型机械手掌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0667.9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郑坤明;陈宵燕;陈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10 | 分类号: | B25J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构型 机械 手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尤其是可变构型机械手爪。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应用领域,机器人手爪的自适应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成为越来越多机器人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如发明专利CNIO1844358A公开了《变构型机械手爪的手指旋转移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如图1所示,该发明的手爪包含三个手指,通过四边形机构的伸缩驱动手指2、3的变位,手指运动方向可由向心运动转变为平行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不同形状物体的夹持。但是该手掌结构复杂,维护较困难,虽然可夹持不同形状物体,但是手掌大小固定,可夹持的物体大小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机械手爪的不足之处,提供另一种可变构型机械手掌,该手掌采用剪叉机构实现手掌的伸缩变位,即可改变手掌大小,又可改变手掌构型,从而实现对不同大小、形状物体的抓取。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构型机械手掌,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分别安装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所述连杆一与手指安装板一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二与手指安装板二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三与手指安装板三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四与手指安装板四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一与所述手指安装板二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三与所述手指安装板四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一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一,所述手指安装板二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二,所述手指安装板三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三,所述手指安装板四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四;所述连杆一与齿轮一固连在一起,所述连杆二与齿轮二固连在一起,所述连杆三与齿轮三固连在一起,所述连杆四与齿轮四固连在一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安装底座通过铰链分别安装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
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手指安装板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
所述手指分别安装在手指安装板上;
所述手指安装板一与手指安装板二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手指安装板三与手指安装板四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
所述齿轮分别与连杆固连在一起切齿轮一与齿轮二配合,齿轮三与齿轮四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杆件的运动可控制手掌开合,从而可改变手指的位置,具有可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物体的稳定夹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变构型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掌左右侧结构对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手掌左右侧结构不对称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抓取圆形物体手掌位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抓取条形物体手掌位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抓取三角形或梯形物体手掌位姿示意图。
其中:1、安装底座;2、连杆一;3、连杆二;4、连杆三;5、连杆四;6、手指安装板一;7、手指安装板二;8、手指安装板三;9、手指安装板四;10、自适应柔软手指一;11、自适应柔软手指二;12、自适应柔软手指三;13、自适应柔软手指四;14齿轮一;15、齿轮二;16齿轮三;17、齿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变构型机械手手掌,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分别安装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所述连杆一与手指安装板一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二与手指安装板二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三与手指安装板三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四与手指安装板四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一与所述手指安装板二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三与所述手指安装板四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指安装板一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一,所述手指安装板二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二,所述手指安装板三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三,所述手指安装板四上安装自适应柔软手指四;所述连杆一与齿轮一固连在一起,所述连杆二与齿轮二固连 在一起,所述连杆三与齿轮三固连在一起,所述连杆四与齿轮四固连在一起。
由于手掌左侧齿轮一与齿轮二相互配合,在驱动连杆运动时,连杆一与连杆二的运动关于对称面对称(即手指安装板一与手指安装板二之间铰链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手掌右侧运动相同;若手掌左右两侧所加驱动相同,则左右两侧手掌运动轨迹相互对称(如图3所示),若所加驱动不同,则左右两侧手掌可实现不同姿态(如图4所示);若去掉齿轮并多加一个驱动,则可实现左右手掌在平面内的整体转动,手掌的位置变化更加丰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0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头发损伤的美发牙剪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