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高导异形结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0873.X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宁;唐明明;王肇飞;赵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C22C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异形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高导异形结晶轮,属于电线电缆行业铜、铝杆连铸连轧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晶轮是铜、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结晶轮与钢带形成结晶腔,一侧浇注铜水或铝水,而在另一侧引出连续的扁平铜、铝锭,代表电工圆杆连铸连轧的先进水平。结晶轮内外面及两侧喷淋高压冷却水,结晶轮处于周期性冷热转换中,热应力是导致结晶轮裂纹萌生、弹性变形和疲劳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结晶轮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抗热疲劳的性能。结构刚度和散热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若为提高散热效果,而采取减小结晶轮壁厚的办法,将导致因强度不足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在不减小壁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增加散热能力。散热能力一方面取决于材质热导率,同时也与结晶轮外壁散热面积成正比。现有的结晶轮的外表面大多为光滑面,散热面积小,或导热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传热效率低下。
现有结晶轮多采用紫铜材料,紫铜材料虽然具有很高的导电导热性能,但其强度与软化温度低,其抗热疲劳性能差,使用寿命很短,易出现变形和疲劳裂纹,夹咬锭等事故。热应力是结晶轮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失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急需开发性能更高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和复合铜基材料来代替紫铜,以提高结晶轮强度、屈服极限和抗热疲劳性能,延长结晶轮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高导异形结晶轮,其不但改善了结晶轮的散热效果,而且具有更佳的导热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高导异形结晶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为圆环形,所述轮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轮体的两侧面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呈螺旋状结构,所述轮体的两侧面对称设有紧固槽,所述凹槽、导热槽及紧固槽与所述轮体协同轧制,所述轮体采用铬锆铜(Zr-Cr-Cu)合金或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螺旋状结构是指导热槽在所述轮体的两侧面成“蚊香”状结构设置。
所述导热槽通过沿径向移动的轧辊随轮体同步轧制成形。
所述紧固槽通过两侧对称的双层叠加锥辊与轮体协同轧制,其中锥辊工作面上的锥槽完成紧固槽同步轧制成形。
所述凹槽通过硬质合金台阶轧辊轴径向同步轧制而得。
所述结晶轮的圆环直径为Ф900~Ф3400mm,所述凹槽底厚度为30~50mm,侧壁厚度为20~30mm,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积为5000~7000mm2。
凹槽底厚度为所述凹槽底部与轮体内径之间的厚度,侧壁厚度为凹槽两侧与轮体两侧面之间的厚度。
所述轮体的圆环断面为“U”、“H”或“M”型。
所述凹槽为梯形、弧形或“V”形。
所述铬锆铜的结晶轮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r:0.65%;Zr:0.15%;Cu(TU1或T2):余量。
所述氧化铝弥散铜的结晶轮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Al2O3:0.03~0.8%;Cu:余量。
螺旋状导热槽与现有的凸环或凹槽散热结构相比,具有诸多优点:1、大幅增加散热面积,导热槽所占重量比相同时,螺旋导热槽的散热面比凸环或凹坑的散热面大,散热能力最强;2、加速冷却水流动,螺旋结构加之轮体转动共同增加冷却水离心力,加速冷却水流动,利于冲破附着水膜,避免冷却水在环间和凹槽内滞留,形成水循环“死区”;3、保留轧制流线,螺旋结构决定了可用环轧工艺同步轧出导热槽,避免后续深度切削,破坏结晶轮内部环轧流线。
所述紧固槽方便使用时与结晶轮的支架相嵌,避免结晶轮因夹紧力过大而变形,所述紧固槽也与轮体同步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0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壳体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浇铸铝锭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