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1715.6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柳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柳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7/12;F21V23/06;F21V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防用 便携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线昏暗的场所对人员进行救援及引导用一般需要采用专用导向设备或灯光,但这些导向设备或灯光需要在电源条件便利以及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消防、公安防爆领域等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据以上设备,经过实际应用与不断的经验总结,可知,现有同类设备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其一,在外壳部分,密封性较差,若遇到潮湿、溢水或震动较大的环境,则不适合应用很容易损坏设备;同时,外壳底部支撑部分缺少稳定或防滑结构,虽然可稳当的放置,但是经不起外力作用而导致产生位移;此外,在外壳封口部分固定组件较多,拆卸不便;
其二,对于很多设备内部,由于线缆在收入或者放出时线轴需要旋转,如果充电控制口一起旋转,那么就无法充电,内部控制单元的耐用度较差;
其三,对于内置电池部分需要改进。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有利于提高控制单元的耐用度、便于维修与更换、可减小线缆收放的阻力、节省时间的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由一体成型的外壳、内置控制单元和电池模块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具有一个开放式圆筒状的收纳空间并且其中心处水平安装线轴,在该线轴上均匀缠绕若干圈的发光线缆,此圆筒状的收纳空间的线轴内设有控制单元容器;
其中的内置控制单元由线路板、电池模块仓位以及控制单元容器组成,该内置控制单元主体置于密闭的控制单元容器中,主体外部的封盖上开设安放电池模块的电池模块仓位;
所述外壳其中一端设有卡槽并且通过该卡槽与外部的外盖相接;
所述的发光线缆从由内向外依次由中心电极、绝缘层、电致发光层、透明电极层以及聚合物外层包裹组成;
此外,在外壳底部四角处各带有一个脚垫并且每个脚垫内部带有一个磁铁。
相应地,所述外壳由铝合金组成且带有防水、防震结构;以上所涉及模块采用线路板结构。
所述电池模块内置高容量、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池并且可增设保护电路;
带有卡槽一端的外壳边缘处开设一个螺孔并且通过一个固定螺栓将卡槽与外盖固定锁紧;
所述外壳另一端带有转动把手,该外壳顶部设有提手;
所述发光线缆由若干电线、钢丝和至少一个以上的发光线相互隔离缠绕成具有伸缩性的螺旋线状体,该螺旋线状体内置在耐热透明表皮层内。
所述聚合物外层为0.3mm至1.2mm厚的聚四氟乙烯层;
所述转动把手一侧的外壳上可固定设置转轴手柄单向设置装置;
可在线轴下方的壳体内部水平增设设置一个往复丝杆并且该往复丝杆上安装往复理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⑴装置整体外壳采用金属一体成型,可有效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强度;
⑵内置可充电电池采用模块式插拔式设计,更换便捷快速;
⑶控制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安置于线轴内部,通过导电滑环与发光线缆连接,不同线轴一起旋转,因此提高了控制单元的耐用度,并使本装置在工作中充电得以实现(由于线缆在收入或者放出时线轴需要旋转,如果充电控制口一起旋转,那么就无法充电);
⑷电路采用线路板形式及标准工业接口,减小了体积,便于维修与更换;
⑸线轴设计有轴承,极大减小了线缆收放的阻力,使得线缆能在复杂空间的顺畅收放,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⑹脚垫设计内置强力磁铁,可有效吸附在大部分的金属表面,使得使用时能单人操作;
⑺电池一侧外盖通过卡槽可快速拆卸,仅通过一枚螺丝固定,一般产品需要三枚螺丝固定并且拆装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的脚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的线路板与电池模块仓位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防用便携发光装置的往复理线装置与转轴手柄单向设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柳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柳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1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输液报警器
- 下一篇:手控式显微冲洗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