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690.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宁隆尚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57/30 | 分类号: | A47B5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置架,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放置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的放置架均是高层放置架,这样的设置使得放置架可以放置较多的物品,由于人的身高有限,过高的地方还是需要借助工具来实现拿取,但是有时需要工具的时候往往却找不到,东西也就无法取下,让人十分苦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放置架,组合使用的形式使得取物方便,节约了寻找工具的时间,结构合理,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放置架,包括放置架,放置架包括一组左右对称的第一侧板,两第一侧板之间设有间隔分布且形成放置区的第一放置板,放置架内设有用于连接两第一侧板且贴合于第一放置板侧部的挡板;放置架内设有用于支撑放置板的支撑部;放置架侧部设有梯子。这样,该结构使得放置架存放空间大,挡板的设置使得放置架在没有靠墙摆放时,放置架上的物品不会掉落,而且挡板还起到加强结构稳定性,而且梯子的设置也便于取到放置在高处的物品。
进一步完善,支撑部包括多组左右对称且间隔分布在第一侧板内侧的安装孔及插于安装孔内的支撑杆,第一放置板置于支撑杆上方,第一放置板下方设有一组贴于支撑杆侧端的放置块。这样,该结构在安放第一放置板时,无需借助任何拆装工具就可以实现安装,通过支撑杆便可实现支撑,支撑杆是左右设置的,多处接触使得支撑力加大,而且放置块也可以增加板的承重能力,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安装孔四个为一组。这样,这样便于根据放置物品的高度来调节与上下层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完善,支撑部包括一组包围成一圈的连接块,连接块内开有插槽,插槽内设有第二放置板。这样,该结构使得第二放置板处于连接块中间位置,与连接块顶端有一定距离,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体形较高的物体从上面摔下损坏物件,方便实用。
进一步完善,第一侧板外侧设有卡钩部,梯子悬挂于卡钩部内。这样,该结构的设置便于梯子的安放,同时在需要使用梯子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免去了寻找的时间。
进一步完善,放置架包括一组左右对称且倾斜倚靠在墙面上的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板由上板、中板及下板相互拼接而成,上板底端向下延伸有上板连接部,下板顶端向上延伸有下板连接部,中板上下两端设有与上板连接部、下板连接部相匹配的中板连接部,上板连接部、中板连接部及下板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第二侧板且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盒。这样,第二侧板通过拼接的方式组装起来,这样的设置使得拆解后的放置架存放面积小,易于整理,而且在使用时,中板连接部与上板连接部、下板连接部连接牢固,支撑力足,能够支撑重物。
进一步完善,置物盒与第二侧板呈倾斜设置。这样,便于物品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放置架提供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放置架,便于客户根据房间的格局来选择,而且搭配的梯子易于取置于放置架高处的物品,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其中一层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可以清晰反映内部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结构示意图,用于表达另外一种放置架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放置架1,第一侧板1-1,第一放置板2,挡板3,支撑部4,梯子5,安装孔6,支撑杆6-1,连接块7,插槽7-1,第二放置板8,卡钩部9,第二侧板10,上板11,上板连接部11-1,中板12,中板连接部12-1,下板13,下板连接部13-1,螺栓14,置物盒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宁隆尚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景宁隆尚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