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948.8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煌;刘斌奇;朱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朱宏伟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布料 浮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炉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结构。
背景技术
布料器是炼铁高炉炉顶的关键设备,由于它与高炉煤气直接接触,高炉煤气具有温度高、粉尘多及对人体有害等缺点,因此,尽量减少高炉煤气进入布料器壳体内部十分重要,由于布料器的旋转筒体与布料器壳体间存在相对运动,它们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密封,且由于旋转筒体的晃动较大,所以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在旋转筒体与布料器壳体之间设置一个大间隙的迷宫密封,以3000立方米级的高炉为例,所用布料器迷宫密封的最小间隙一般为12mm左右,因此密封效果非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来增强高炉煤气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结构,布料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旋转筒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下水槽,所述下水槽旋转筒体之间设有迷宫密封,浮动密封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迷宫密封上方的浮动密封环,所述下水槽内侧的顶部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水槽和旋转圆筒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浮动密封环置于所述凹槽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动密封环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浮动密封环的底部设有第一耐衬,所述浮动密封环的侧部设有第二耐衬。
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动密封环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耐衬和第二耐衬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耐衬和第二耐衬为耐高温且具备自润滑性能的非金属材料。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浮动密封环的底面与布料器壳体的下水槽接触,浮动密封环径向与旋转圆筒的间隙考虑旋转圆筒的线性膨胀即可,浮动密封环与旋转圆筒的间隙大大小于迷宫密封的间隙,当布料器的旋转圆筒旋转或者晃动时,浮动密封环可随之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高炉煤气的密封效果,并解决了浮动密封环的磨损及润滑问题,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布料器的浮动密封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浮动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布料器的旋转圆筒1与布料器壳体下部的下水槽2之间有迷宫密封5,迷宫密封5的间隙a除了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外,还要考虑旋转圆筒1的晃动,因此一般间隙a均较大,所以间隙a一般较大。
本实用新型在下水槽2的上方焊接限位板3,限位板3可以是钢板。限位板3、下水槽2及旋转圆筒1形成一个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浮动密封环4,浮动密封环4的下底面与下水槽2接触,浮动密封环4的内径方向与旋转圆筒1的间隙b只要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即可,因此间隙b比间隙a的值大大减小。当布料器的旋转圆筒1旋转或者晃动时,浮动密封环4可随之运动。
如图2所示,浮动密封环4的基体7为金属材料,考虑到浮动密封环4与下水槽2及旋转圆筒1的摩擦及磨损,同时为了克服浮动密封环4运动时产生的噪音,在浮动密封环4的径向的侧面及底面方向分别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分别装有浮动密封环第一耐衬8和浮动密封环第二耐衬9,耐衬为耐高温且具备自润滑性能的非金属耐衬,第一耐衬8、浮动密封环第二耐衬9与浮动密封环基体7之间的连接可采用若干螺钉10,也可采用粘接、浇注等其他形式。采用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高炉煤气的密封效果,并解决了浮动密封环的磨损及润滑问题,降低了噪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带退火设备的导入装置
- 下一篇:带可拆装导流装置的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