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3255.0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南;王富友;陈诚;龚啸元;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工程 软骨 培育 | ||
1.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骨和软骨培育的双腔培育室,所述双腔培育室由外层腔室、内层腔室、骨软骨仿生一体支架组成,所述外层腔室和内层腔室通过骨软骨仿生一体支架相互隔离形成相互独立的骨培育室和软培育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软骨仿生一体支架设置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其中,上层为圆柱状的软骨支架,其厚度为1-8mm,直径为4-30mm;中层为圆柱状致密的界层结构,其厚度为10-400um,直径为8-34mm;下层为圆柱状的骨支架,其厚度为10-30mm,直径为8-34mm,所述上层、中层、下层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腔室包括外层腔体和与外层腔体密封连接的外层腔盖,所述外层腔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圆环薄壁结构,所述外层腔体壁厚为1mm,所述外层腔盖由顶盖和盖沿组成;
所述内层腔室包括内层腔体和与内层腔体密封连接的内层腔盖,所述内层腔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环薄壁结构,所述内层腔体壁厚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腔体的内径比骨支架的直径大2mm,所述外层腔体的高度为19-3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腔体的内径比软骨支架的直径大2mm,所述内层腔体的外径与界层结构的直径一致,所述内层腔体的高度为5-1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腔体与外层腔盖之间、所述内层腔体与内层腔盖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有效圈数大于3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腔室、内层腔室同轴线设置,所述外层腔盖和内层腔盖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双腔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软 骨仿生一体支架的界层端面与内层腔体的底部开口端面粘接密封,将外层腔体内腔分隔形成内、外两个密闭空间,所述外密闭空间为骨培育室,所述内密闭空间为软骨培育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2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箱体
- 下一篇:能进行二次加工且图案永不褪色的玻璃深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