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267.5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顶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治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激光由于其高能量、高方向性而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如激光美容、激光治疗近视、以及激光治疗疼痛等,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激光治疗疼痛,是通过激光照射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痛点和穴位,利用光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光电、光磁、光化学、光免疫、及光酶等作用,对人体炎症性、神经性和创伤性疼痛能够进行有效治疗。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治疗手具出射的激光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治疗手具不能较方便的调节出射激光的光斑大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包括:内设空腔的手柄,具有:连通激光束传输部件以供激光入射的第一开放端、及供所述激光通过的第二开放端;与所述第二开放端连通的中空的主筒,其侧壁设有条形开孔;与所述主筒相应设置的调焦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主筒内的调焦镜筒以及固定设于所述调焦镜筒的第一调焦镜;所述调焦镜筒外表面凸设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相对活动地穿过所述条形开孔并外露于所述主筒侧壁;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筒主体外的驱动套筒,其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外露于所述主筒侧壁的部分可相对活动地结合的螺旋导向槽;固定设置于所述主筒内的第二调焦镜,其所设位置与所述第二开放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调焦镜与所述第二开放端距离;中空的定焦头,设有供接触待治疗部位的透光镜片,所述定焦头连通于所述主筒,形成从所述激光束传输部件至透光镜的导光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焦镜为平凹镜,所述第二调焦镜为平凸镜。
可选的,所述定焦头开设有多个观察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焦镜通过第一压圈固定于所述调焦镜筒中,所述第二调焦镜通过第二压圈固定于所述主筒内。
可选的,所述透光镜片通过第三压圈固定于所述定焦头。
可选的,所述驱动套筒的外表面的一圈设置有多个条形凹槽。
可选的,所述驱动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主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刻度标识对应的刻度。
可选的,所述主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刻度一一对应的凹点,所述驱动套筒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凹点对应的球柱塞头,在旋转所述驱动套筒以带动所述调焦镜筒移动时,所述球柱塞头可依序落在各该凹点中以便为操作者提供段落感。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放端设置有线卡,用以固定所述激光束传输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治疗仪,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治疗手具。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具有与所述主筒相应设置的调焦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主筒内的调焦镜筒以及固定设于所述调焦镜筒的第一调焦镜;所述调焦镜筒外表面凸设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相对活动地穿过所述条形开孔并外露于所述主筒侧壁;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筒主体外的驱动套筒,其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外露于所述主筒侧壁的部分可相对活动地结合的螺旋导向槽;固定设置于所述主筒内的第二调焦镜,其所设位置与所述第二开放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调焦镜与所述第二开放端距离。即通过旋转所述驱动套筒与调节所述第一调焦镜和所述第二调焦镜的距离,即可根据照射部位的大小而调节出射的激光光斑的直径,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手具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图2的手具的A-A剖面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手柄
11第一开放端
12第二开放端
2主筒
21条形开孔
22第二压圈
23刻度
24凹点
3调焦组件
31调焦镜筒
32第一调焦镜
33导向柱
34驱动套筒
341螺旋导向槽
342条形凹槽
343刻度标识
344球柱塞头
35第二调焦镜
4定焦头
41透光镜片
42观察孔
43第三压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顶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顶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