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399.8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青;李峰;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脉冲 水力 一体化 增透抽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各大矿区单一低透气性煤层普遍存在,而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治理工作一直是困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煤炭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煤矿每年以20~50m的速度向深部延伸,许多矿井已经进入深部开采。矿井深部由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尤其是单一低透气性的矿区,使得采前预抽效果较差,无法消除采掘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因此,具有突出危险性的单一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数量逐渐达到35%~49%,导致全国各大矿区特别重大瓦斯事故不断频发。采用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技术能有效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半径和透气性,极大增加本煤层瓦斯抽采量,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频率。
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的脉冲水力增透措施只是采用水力割缝或者水力压裂其中一种技术措施进行煤体卸压,以提升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放率的目的,但在实践应用中无论是选用水力割缝技术还是水力压裂技术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单独使用水力割缝技术时,其增透的效果由于受到缝槽深度和间距的限制,往往导致抽放半径小,需要施工较多的抽放钻孔才能达到有效抽放瓦斯的目的,因此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而单独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时,煤体裂纹的起裂位置和扩展方向无法控制,不能对试验煤层实施有效压裂,也无法达到有效抽放瓦斯的目的,甚至在一些复杂煤层中还会引发顶、底板的次生灾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致裂煤体,增加煤层透气性,有效抽采煤层瓦斯的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包括脉冲水压发生系统,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通过水管与钻杆或注水管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由于将脉冲水力割缝技术和脉冲水力压裂技术一体化,有效致裂煤体,增加煤层透气性,避免了采用单一的脉冲水力割缝技术或者脉冲水力压裂技术而造成的致裂半径小和裂缝无序扩展甚至引发顶、底板次生灾害的缺陷。同时能够充分致裂煤体,极大的增加煤层透气性,延缓瓦斯抽采衰减过快,最终达到有效抽采煤层瓦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脉冲水力割缝-压裂孔与控制孔井下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脉冲水力割缝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脉冲水力割缝槽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脉冲水力压裂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控制孔,2、压裂孔,3、煤层顶板,4、煤层底板,5、控制台,6、水箱,7、水管,8、溢流阀,9、保压容器,10、电磁阀,11、煤壁,12、多功能钻头,13、钻机,14、钻杆,15、注水泵,16、数据线,17、注水管,18、封孔材料,19、缝槽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脉冲水压发生系统,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通过水管与钻杆或注水管连接。
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依次与注水泵、保压容器、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钻杆或注水管连接,所述注水泵、保压容器、电磁阀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台连接。
所述保压容器的进水口水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口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实现瓦斯抽采的方法,包括步骤:
A、通过钻杆和多功能钻头在采掘工作面本煤层巷道中交替间隔布置脉冲水力割缝的压裂孔和控制孔,所述压裂孔与控制孔的间距d为9~11m;
B、将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与所述钻杆连接,在所述压裂孔中进行非均匀的脉冲水力径向割缝,形成具有近似椭圆形状的径向导向缝槽,水平方向缝槽深度大于竖直方向缝槽深度;
C、撤掉所述钻杆和多功能钻头,将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与所述注水管连接,将所述注水管伸入到所述压裂孔中,并将所述压裂孔和控制孔进行封孔,对已经完成脉冲水力径向割缝的压裂孔进行脉冲水力压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