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盘及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423.8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庶锋;尹善章;房振;胡小玉;张中良;潘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盘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饭煲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电器之一,现有电饭煲,通常将其加热盘设置在电饭煲底部,仅对内锅的底部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不能均匀的对内锅里的食物均匀加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加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电加热盘及电饭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盘,所述电加热盘包括耐高温、绝缘的基体、电加热层、电极,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基体和所述加热层的支持载体;
所述电极与所述电加热层接触;
所述电加热层位于所述基体和所述支撑载体之间;
所述电加热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从所述底部的边缘,朝远离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围成一个收容空间;
所述电极设置在侧部上远离底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基体覆盖在所述电加热层上,或者,所述电加热层覆盖在所述支撑载体的顶部;
所述基体和所述支撑载体的形状均与所述电加热层的形状适配。
优选地,所述支撑载体为耐高温、绝缘保温支撑载体。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层的底部和侧部一体成型设置、且为厚度均匀的整体。
优选地,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支撑载体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缺口适配。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盘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元器件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电加热盘的形心。
优选地,所述支撑载体上、在所述避让孔内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垂直于所述电加热层的底部、朝所述基体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层包括碳化硅层、二硅化钼层和二氧化硅层,且依次均匀层叠覆盖在所述基体上,所述碳化硅层与所述基体接触。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电饭煲。
一种电饭煲,所述电饭煲包括电加热盘和温控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盘包括耐高温的基体、电加热层、电极,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基体和所述加热层的支持载体;
所述电极与所述电加热层接触;
所述电加热层位于所述基体和所述支撑载体之间;
所述电加热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从所述底部的边缘,朝远离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围成一个收容空间;
所述电加热盘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电加热盘的形心;
所述温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避让孔中。
优选地,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电饭煲内锅底部的形状和尺寸适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加热层设置成底部和侧部,其中,底部设置在内锅的底部为内锅的底部加热,侧部延伸至内锅的侧壁,对内锅侧壁进行加热,使得电饭煲工作时,加热盘可同时对内锅的底部和侧部同时加热,使得锅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有利于食物的烹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烹饪过程中内锅的气体流向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盘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电加热盘1包括耐高温的基体10、电加热层20、电极80,以及用于支撑基体10和电加热层20的支持载体30。电极80与电加热层20接触80的具体位置是否需要界定清楚?,电加热层20位于基体10和支撑载体30之间。电加热层20包括底部21和侧部22,侧部22从底部21的边缘,朝远离底部21的方向延伸以与底部21围成一个收容空间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