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产品浸润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6186.9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高丽 |
主分类号: | B05C3/10 | 分类号: | B05C3/10;B05C9/14;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产品 浸润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产品浸润处理装置,属于工业产品加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生产时,经常需要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处理,如需要针对一些产品进行浸染油料,改善其润滑性,或者防止其生锈,也有些产品需要予以热处理后予以浸油处理。浸润液在浸润前应进行搅拌处理,使浸润液充分混合。普通浸润装置,浸润腔内的浸润液由于不断进行工业产品浸润,使浸润液减少,要不断加入浸润液,这样不仅繁琐也浪费工时。在浸润后,需对工业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为此,需予以改进,以便更省时全面的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产品浸润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改善浸润的效果,便于多次浸润,且可以实现浸润液的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产品浸润处理装置,包括搅拌腔,搅拌腔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上电机和下电机,上电机和下电机内侧分别连接有上电机搅拌轴和下电机搅拌轴;搅拌腔上部连接有进料腔,搅拌腔下部连接有下出液管,下出液管左侧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中间上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支撑柱右侧上部连接有支撑横板,支撑横板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支撑柱左侧上部连接有支撑斜板,支撑斜板上设置有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下出液管上部左侧连接有左浸润腔和右浸润腔,左浸润腔和右浸润腔之间内侧上部连接有左溢流管,左浸润腔和右浸润腔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工件架和右工件架,左工件架和右工件架两侧均设置有左加热棒和右加热棒,左加热棒和右加热棒上部均与支撑横板下部连接;下出液管上部右侧设置有回收腔,右浸润腔和回收腔之间内侧上部连接有右溢流管,回收腔内底部设置有过滤器,回收腔上部设置有抽液机,抽液机下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部穿过回收腔上部与过滤器上部连接,抽液机上部连接有上出液管,上出液管右侧与进料腔上部连接;支撑柱左侧下部连接有辊轮支撑柱,辊轮支撑柱左侧设置有左辊轮和右辊轮,左辊轮和右辊轮左侧下部均连接有手摇器,左辊轮上部连接有左绳索,绳索分别绕过第五滑轮、第一滑轮和第四滑轮与右工件架上部连接,右辊轮上部连接有右绳索,右绳索分别绕过第六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与左工件架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上电机搅拌轴和下电机搅拌轴分别设置在搅拌腔内上部和下部,上电机搅拌轴和下电机搅拌轴外侧分别设置有上搅拌叶和下搅拌叶。
进一步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上设置有电源线分别与左加热棒和右加热棒连接。
进一步地,抽液机上部左右侧分别连接有抽液机连接柱,抽液机连接柱上部均与支撑横板下部固定。
进一步地,搅拌腔内下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
该装置中,只需将需要浸润的工业产品置于左工件架和右工件架上,在进料腔内加入浸润液,浸润液流入搅拌腔内,启动上电机与下电机,带动上电机搅拌轴与下电机搅拌轴转动,对浸润液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浸润液经过滤板过滤后经下出液管流入左浸润腔和右浸润腔内,左浸润腔和右浸润腔内浸润液装满后经左溢流管和右溢流管流入回收腔内。启动抽液机,回收腔内的浸润液经过滤器过滤后从进液管内进入抽液机内,再经上出液管流入进料腔,如此反复。摇动手摇器,左绳索通过第五滑轮、第一滑轮和第四滑轮使左工件架下降到左浸润腔内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右绳索通过第六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使右工件架下降到右浸润腔内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浸润完成后,上升左工件架和右工件架。电源接口接入点源,使工件架和右工件架左右侧的左加热棒和右加热棒加热,对浸润后的工业产品予以及时烘干处理。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便于有效针对工业产品进行浸润处理,提高了浸润的效率,且浸润液便于循环利用,同时浸润后方便及时烘干,也可以根据需要多次浸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高丽,未经林高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6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