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形波纹管成型开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118.4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芳;蒋燕刚;毛涛;吕华英;于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美联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30B15/0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S形波纹管成型开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S形波纹管成型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夹模机构和导向柱,夹模机构由若干个成型模片组成,成型模片套设在导向柱上,模片可沿导向柱轴向做开合动作。成型后需将模片打开,才能把产品取出,从而完成一个零件的生产,并手动完成模片的复位,以便进行下一个零件的生产。
这种成型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工作时夹模机构要往复多次重复动作,因此工作时需要垂直方向的合模力和水平方向的成型力、开模力,但现有的设备只能在垂直方向提供合模力,在水平方向提供成型力,不能提供开模力,所以成型后模具不能正常开模,只能采取手动开模取件,既影响生产效率,也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甚至造成废品。
2、手动开模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从而阻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成型后自动开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S形波纹管成型开模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形波纹管成型开模装置,包括上、下模座,在上、下模座的槽口内分别通过导向柱支撑有多个膜片,在上、下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插入到其槽口内的阶梯轴,所述多个膜片分别套设在对应阶梯轴的阶梯处,其特殊之处是:在上、下模座的同一侧分别固定有支撑座,在支撑座上对应同侧的阶梯轴处分别固定有导柱,导柱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阶梯轴插接且为滑动配合,在上、下模座一侧的二根导柱之间分别套设有连接板,在每根导柱上位于连接板与支撑座之间分别套设有压力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座为角铁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下模座的同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导柱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上。
优选的是,在上、下模座上位于支撑座一侧的阶梯轴分别与上、下模座通过滑动间隙配合插接,位于支撑座另一侧的阶梯轴分别固定在上、下模座上。
优选的是,在上、下模座的槽口内位于多个膜片两侧分别设有推力板和垫板,垫板固定在上、下模座上且靠近支撑座一侧,所述推力板套装在位于支撑座另一侧的阶梯轴上。
优选的是,所述位于上、下模座槽口内的导向柱分别为四根,且对称布置在二对阶梯轴的前、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座设置的导柱与对应的阶梯轴插接并在导柱上套设压力弹簧,多个膜片在外力作用下合模后可将压力弹簧压缩,因此当合模外力撤消后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推动阶梯轴可实现自动开模,实现了模具成型后的自动开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2、由于实现了模具成型后的自动开模,避免了手动开模容易造成的模具损坏,有效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模座1,垫板2,膜片3,推力板4,导向柱5,导向轴头6,阶梯轴7,上模座8,螺栓9,支撑座10,导柱11,压力弹簧12,连接板13,导向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S形波纹管成型开模装置,包括上模座8和下模座1,在上模座8和下模座1中部设有相互对应的矩形槽口,在上模座8和下模座1的槽口内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导向柱5支撑有多个膜片3,在上模座8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插入到其槽口内的阶梯轴7,在下模座1两侧也分别设有一对插入到其槽口内的阶梯轴7,所述位于上模座8和下模座1槽口内的多个膜片3分别套设在对应阶梯轴7上不同直径的阶梯处。
在上模座8和下模座1的同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为角铁状,在支撑座10上对应同侧的阶梯轴7处分别固定有导柱11,导柱11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阶梯轴7中心孔插接且为滑动配合,导柱11另一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支撑座10上。在上模座8和下模座1一侧的二根导柱11之间分别套设有连接板13,在每根导柱11上位于连接板13与支撑座10之间分别套设有压力弹簧12。所述连接板13在压力弹簧12的作用下紧贴相邻的阶梯轴7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美联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锦州美联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往复式全自动铆接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铆钉连续级进冲压工艺力平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