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划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8124.1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麦良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良朋 |
主分类号: | B63H16/04 | 分类号: | B63H1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划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中使用的划桨,其特别是关于一杆体、一桨叶及一浮体,其利用该浮体在水中的浮力原理,使划桨划水时可辅助船体的划行及平衡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划桨9,请参照图1所示,常用划桨9包含一杆体91及一桨叶92;该划桨9早期都与独木舟或船体搭配使用,可让独木舟或船体在海上、河流及湖泊划行,或当作在湖泊或河流来往两岸间的横渡辅助工具使用。
近年来,由于水上运动的风行,一种结合冲浪板与划桨9而成的划桨冲浪运动孕育而生,该划桨冲浪运动是在冲浪时利用划桨9做为辅助工具,可以让喜好冲浪的水上运动者,浪大时可以享受冲浪的乐趣,浪小时可以将冲浪板当作独木舟般的在水上悠闲航行。另外在划桨9的配合使用下,一般冲浪板也可以在类似湖泊或河流的静态水域使用时,作为钓鱼或亲子休闲水上运动使用。
虽然目前冲浪板结合划桨,已经使原需具备高度平衡技巧的冲浪运动,使用起来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划桨9在划行使用时,都以单桨配合冲浪板使用,该划桨9虽可提供冲浪板在水中向前划行的力量及可操控冲浪板转向使用,但有时会因为使用者划行动作太大,或是水面上风浪较大时,该冲浪板还是会有翻覆的可能。
然而,对于年长者或是年纪更小的使用者而言,在使用单体划桨9让冲浪板或是独木舟等船体航行于水上时,却要非常专注及费力,因为操作单桨时,如果划行时一不小心没有保持船体平衡下,有可能导致船身翻覆或是剧烈晃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改良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划桨装置改良,其包含一杆体、一桨叶及一浮体;让使用者在水中划桨时,藉由该浮体在水中具有的浮力作用,用以达到划桨时可辅助冲浪板或船体的划行及平衡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划桨装置改良,其包含一杆体、一桨叶及一浮体,其中该划桨装置属一体式,其利用该浮体在水中具有的浮力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划水时具辅助船体划行及平衡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划桨装置改良,其包含一杆体、一桨叶及一浮体,其中该浮体系属实心体、空心壳体或可充气式的设计,且该划桨装置属可拆解分离及组合使用的划桨装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携带时体积小及使用时组合便利的功效。
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杆体11握部111容室
12第一接合部13第二接合部131外螺纹
2桨叶21第三接合部211上顶部
212内螺纹3浮体31通孔
311内螺纹32实心体33空心壳体
34可充气式壳体341气嘴4接合部
41外螺纹42螺帽
[常用]
9划桨91杆体92桨叶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的划桨装置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第二实施例的组立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第三实施例的组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浮体装置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心壳体的浮体装置剖视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壳体的浮体装置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式的浮体装置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式浮体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划桨装置改良,包含一杆体1、一桨叶2及一浮体3,其中该浮体3设置于杆体1及桨叶2之间,且该杆体1、桨叶2及浮体3为属一体式的碳纤维材或塑胶材设计,其藉由该浮体3在水中的浮力作用,让使用者站在冲浪板或船体时,利用该划桨往水面下划行时,该水面会给浮体3产生一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可帮助使用者在水面及船体间找到一个平衡支撑点,进而可达到辅助冲浪板或船体平衡的功效。
请再参照图3A及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划桨装置改良,包含一杆体1、一桨叶2、一浮体3及至少一结合部4,该杆体1与桨叶2属一体式的设计,该接合部4为该杆体1的一外螺纹41及一螺帽42的螺合固接设计,该浮体3设有一通孔31,利用该结合部4的螺合固接设计,将该浮体3经由该通孔31穿设固接该杆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良朋,未经麦良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缸缸底端缓冲装置
- 下一篇:气缸活塞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