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充电流动指示功能的线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038.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翔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H01R13/66;H01R31/06;H01B9/00;H01B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文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充电 流动 指示 功能 线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结构,尤指涉及一种具有充电指示功能的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按随着科技的进步,3C电子产品除了日益轻薄短小化之外,亦朝着触控操作方式发展,使得3C电子产品,例如手持装置,诸如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或影音播放器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事实上,即以平板计算机,例如iPad、智能型手机,例如iPhone、影音播放器,例如iPod系列产品为例,该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与影音播放器均有各自的充电器与传输线缆,以便对前述手持装置进行充电与数据传输。
前述触控式手持装置的充电电路均内建于装置本身内部的印刷电路板上,所以,使用者仅需将手持装置的连接器插槽插接于充电器的连接器插头,即可将电源通过线缆,而对手持装置内部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而充电电池是否已经充饱,大抵是通过唤醒手持装置的屏幕,例如触碰屏幕或按压按键方式,以观察屏幕上图案所显示的充电状态,而为避免电源的浪费,所以屏幕在设定时间到达时,会立即熄灭,以致使用者必须不时地以前述操作方式唤醒手持装置的屏幕,方能观察充电电池是否充饱,而不断地困扰着使用者。
固然在某些手持装置本身即设有充电指示灯,但使用者为保护价格不斐的手持装置,往往会将手持装置套上保护皮套,使充电指示灯被遮蔽,而无法直接观察充电状态。此外,目前某些电源转接器(power adapter)亦设有充电指示灯,但电源转接器必须插接于墙壁或延长线的插座,亦即电源转接器是固接于电源供应端,而非手持装置端,即有可能被遮蔽物,例如桌子所遮蔽,而难以直接观察外,且观察被充电的手持装置以外的电源转接器,亦不符直接观察的使用习惯,而无发充分发挥指示功能。
探究其因,乃在于目前使用的电源转接器的线缆无指示功能,以致使用者必须反复地唤醒手持装置的屏幕,并观察屏幕所显示的充电指示图案,殊为不便,并亟待改善。
基于上述理由,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调研和生产实践,研制出来具有充电流动指示功能的线缆结构,其在充电时整个线缆结构呈现出流动线性状的充电指示状态,通过较小的结构改动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开创了新型的充电指示状态模式,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电流动指示功能的线缆结构,其在充电时整个线缆结构呈现出流动线性状的充电指示状态,美观大方且易于查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充电流动指示功能的线缆结构,其包括线缆、第一连接器插头、第二连接器插头、指示单元及流动指示光缆,所述线缆内设多根导线;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部及连接部,并耦接于所述线缆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耦接于所述线缆另一端;所述指示单元固设于所述本体部内,所述指示单元具有至少两耦接于一电路板上并在所述本体部上具有轮流发光的发光元器件,所述电路板以线路连接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之间的电源线路上,并通过所述电路板的侦测电路对电流的比较控制所述发光元器件轮流发光的频率,所述线缆具有数据传输的功能;所述流动指示光缆具有与所述发光元器件一一对应的光纤线缆,每一所述光纤线缆上均等间距的形成有中空结构的气泡,所述光纤线缆缠绕于所述线缆外,所述光纤线缆与所述线缆集合形成缆芯,所述气泡从头至尾分布于所述缆芯上并形成发光带。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器件为LED灯。
较佳地,所述光纤线缆与所述线缆集合绞合形成所述缆芯,所述发光带呈螺旋状。
较佳地,所述光纤线缆与所述线缆集合平行排布形成所述缆芯,所述发光带呈直线状。
较佳地,所述缆芯外还包覆一层透光结构的保护层。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为扩充连接器规格。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为标准、Apple、Type-C、Lightning、Mini或Micro规格的USB连接器。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器件为指示灯或液晶显示器。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为标准、Apple、Type-C、Lightning、Mini或Micro规格的USB连接器,以便插接于计算机或电源转接器的连接器插槽。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器件的表面呈多色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翔,未经张林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前地震贝叶斯反演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固体镭源现场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