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式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221.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薇薇;陈佳;唐远平;张涛;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4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 通气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新生儿,其是一种具备无创器械通气、密闭式气道注药、气道吸痰护理为一体的新型呼吸机应用管道,确切地说是一种密闭式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管道。
背景技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而机械通气是常用的呼吸支持技术。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以来改善了早产儿的成活率,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影响了早产儿远期预后。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临床以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但未能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颅内出血等疾病发生率。为此无创呼吸模式应用于临床,研究发现无创器械通气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和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但对于严重的肺透明膜病仍需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促肺成熟,而当前无创呼吸管道不具备气管内吸痰注药等功能。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气道护理上也需要尽量减少中断机械通气来减少肺萎陷伤。所以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无创通气管道,使其同时具备无创通气、气道注药及密闭式气道护理的相关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机械通气管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无创的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管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现有机械通气装置中如需要同时具备进行气道内注药、吸痰或者通气,必须通过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包括喉罩和吸痰注药管路两大主体结构,通过密闭的喉罩实现了无创通气,而密闭式注药吸痰管能在不中断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完成注药和吸痰,特别是在喉罩的配合下能保证在无创密闭情况下完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气道滴注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内自然分布。
本实用新型结构技术特征可概述为:本实用新型包括联通件和Y型融合管,其特征在于:联通件通过伸缩带和双腔管与Y型融合管连接,Y型融合管一端与伸缩带连接,另两端分别与负压吸引器端口和注药口相连接;所述双腔管在Y型融合管内分开为两单管,两单管一端分别与负压吸引器端品和注药口固定连接,双腔管另一端穿过伸缩带及联通件内部,并与联通件活动滑动连接;所述双腔管表面设有长度刻度;所述联通件上开设有注水口,连接呼吸机端接口和连接喉罩端接口。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呼吸机应用管路。使用技术要点体现在密闭式吸痰注药管,其通过Y型融合管形成双腔管道,使其分别具备了吸痰及注药的双重功能;在双腔管表面具备可视化刻度,能准确判断双腔管进入气道深度。当密闭吸痰注药双腔管和喉罩相连,能顺利实现无创机械通气、气道内注药及气道内护理等三种功能,从理论上更适合新生儿机械通气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通气管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如图所示:图中1表示负压吸引器端口,2表示注药口,3表示Y型融合管,4表示双腔管,5表示注水口,6表示连接呼吸机端接口,7表示连接喉罩端接口,8表示伸缩带,9表示联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联通件和Y型融合管,联通件通过伸缩带和双腔管与Y型融合管连接,Y型融合管一端与伸缩带连接,另两端分别与负压吸引器端口和注药口相连接;所述双腔管在Y型融合管内分开为两单管,两单管一端分别与负压吸引器端品和注药口固定连接,双腔管另一端穿过伸缩带及联通件内部,并与联通件活动滑动连接;所述双腔管表面设有长度刻度;所述联通件上开设有注水口,连接呼吸机端接口和连接喉罩端接口。
本实用新型包括喉罩和密闭式吸痰注药双腔管两部分。喉罩用法及形态与当前相同,为公知技术,这里不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主要部分为密闭式吸痰注药双腔管部分。密闭式吸痰注药双腔管与喉罩连接,当负压吸引器端口1接负压吸引器并关闭注药口2时此装置能完成吸痰功能;当负压吸引器端口1断开注药口2端可进行气道内注药(特别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水口5端可进行注水清洗喉罩/呼吸机端接口;6端接呼吸机辅助通气;7端接病人端喉罩完成通气,伸缩带8可调整双腔管4进入气道长度。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新生儿机器通气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密闭、无创、注药及吸痰通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未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多功能转接头的中分管组件
- 下一篇:医用输液自控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