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877.4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司志涛;韩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陶瓷 喷墨 打印机墨盒 墨水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
背景技术
在陶瓷生产线的打印环节中,当使用陶瓷喷墨打印机打印时,由于现有墨盒与外部大气压连通,墨盒内的液体压力易受外部空气流动、温度升高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打印机半月弯面喷嘴处的压力差和喷墨速度产生波动,造成打印灰度等级区分不明显,滴墨、漏墨以及拉丝现象。国内陶瓷喷墨打印机生厂商的产品尚没有配备稳压装置,即使从意大利成套进口装备也没有安装稳压器,以上两类打印机均采用高滴速方法克服尝试压力不稳问题,但是其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压力不稳以及不能满足流速要求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打印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清洁喷墨嘴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坚固耐用,稳压效果好,且维护方便的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用于向主墨盒提供稳压,包括腔体、进墨室、排气室和溢流室,所述进墨室设有进墨管道和出墨管道,所述腔体设有第一排气管道,所述排气室设有第二排气管道,所述溢流室设有墨桶回流管道;
所述进墨室设于进墨管道的下方,所述进墨室通过出墨管道与主墨盒连通以向主墨盒输送墨水,所述排气室通过第二排气管道与主墨盒连通以排出主墨盒内的空气;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与腔体连通以排出腔体内的空气,所述溢流室通过墨桶回流管道与墨桶连通以回收溢流的墨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墨水稳压器还包括进墨缓流板,所述进墨缓流板设于所述进墨管道的管口下方以使进入所述腔体的墨水减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墨水稳压器还包括隔板和溢流板,所述溢流板、所述隔板都竖直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板上,且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腔体的侧壁相接,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腔体;
由所述溢流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腔体围成所述进墨室和所述排气室,上方设有所述进墨缓流板的为所述进墨室,另一个为所述排气室;由所述溢流板的另一面与所述腔体组成溢流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进墨管道、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所述出墨管道、所述墨桶回流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连接方式皆是将软胶管通过孔接头固定在所述腔体上并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软胶管为PE防腐蚀软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腔体的侧板与底板焊接固定,所述腔体的顶盖通过紧固件与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板的高度比所述溢流板的低,且所述隔板高度的设置满足在主墨盒内的空气被完全排清前不能使墨水从所述进墨室进入所述排气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墨管道设有1-5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腔体、所述进墨缓流板、所述隔板和所述溢流板由铝材或不锈钢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墨水稳定器通过溢流板和隔板的特定设置,以及与主墨盒、墨桶的连接,能在墨水稳定器内形成一个恒定静压,可使喷嘴半月湾口处的负压稳定在±2mBar的范围内,以及流压差在±4mBar的范围内,从而使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上得以提高,避免因现有打印机半月湾面喷嘴处的压力差和喷墨速度易波动造成打印灰度等级区分不明显而出现滴墨、漏墨以及拉丝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墨水稳压器结构紧凑合理,可在陶瓷喷墨打印机的的墨盒上方安装,使用简单方便。
(3)该墨水稳压器无易损件,且成本低廉,寿命在10000小时以上。
(4)该墨水稳压器的顶盖由紧固件固定,顶盖可以拆开以方便维修检查或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的墨水回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稳压器,包括腔体1、进墨缓流板2、隔板3、溢流板4、进墨管道5、第一排气管道6、出墨管道7、墨桶回流管道8、第二排气管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