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2241.5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翔;吴霄婷;姚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4 | 分类号: | F17C1/04;F17C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阙龙燕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储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及其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罐式集装箱常用于低温液化气体的公路、铁路运输。装卸液体的管道阀门设备一般布置于低温罐式集装箱的后下方或侧面正下方,然,无论是布置在后下方或侧面正下方均存在一些缺陷。若阀门设备布置在低温罐箱后下方,在发生追尾事故等突发事件时,阀门设备首先受到冲击,若所装气体泄漏,会使事故影响扩大。若阀门设备布置在低温罐式集装箱的侧面正下方,罐箱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筒体的容积;并且,在装、卸液体时,需要在低温罐式集装箱的侧面附近预留出布置装卸液软管的空间,但当运输低温罐式集装箱的车辆周边停放有其他车辆时,低温罐式集装箱的侧面空间有限,不便于用户布置装卸液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温罐式集装箱的阀门设备遇到突发事件易受到冲击或管道阀门占用筒体的容积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在运输过程的突发事件中保护好阀门设备,并一定程度上增大罐体容积的罐式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包括一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前、后两端的前、后端框和从所述罐体内向外引出的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管路结构和阀门设备,所述管路结构位于靠近所述罐体后端面的侧下方,所述阀门设备安装在所述管路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罐体之外。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罐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以及形成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夹层,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主要布置在所述内壳体内的内部管道、布置所述夹层内的夹层管道和布置在所述外壳体外部的外部管道,所述夹层管道连通所述内部管道和所述外部管道。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夹层管道从与所述内部管道连接的一端处沿所述内壳体的外形轮廓向远离所述后端框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后,折弯向下延伸直至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体而与所述外部管道连接。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外部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夹层管道连接,另一端为装卸液口,所述阀门设备安装在所述外部管道上。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装卸液口位于所述后端框与所述外壳体形成的侧下方区域内。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装卸液口伸入所述后端框内。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后端框具有一靠近所述罐体的内端面和一远离所述罐体的外端面,所述装卸液口位于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内部管道的一端处于开放状态,另一端与所述夹层管道相连,处于开放状态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所述内部管道从该底部向靠近所述后端框的方向延伸直至另一端从所述内壳体的后端面穿出而伸入至所述夹层内。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内部管道和所述夹层管道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夹层内。
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所述低温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顶端之间的顶侧梁,以及,连接在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底端之间的底侧梁,所述顶侧梁、所述底侧梁、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合围成一框架,所述罐体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外部管道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罐体之间的侧下方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将装卸液的管路结构设置在靠近罐体后端面的侧下方,且阀门设备也安装在靠近罐体后端面的侧下方的上述管路结构上,使得增大了罐箱容积,同时还保护阀门设备,使运输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温罐式集装箱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低温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该低温罐式集装箱10包括罐体11、框架12及和从该罐体11内向外引出的管路系统。
框架12包括前端框121、后端框122、连接在前端框121和后端框122顶端之间的顶侧梁123,以及,连接在前端框121和后端框122底端之间的底侧梁124,上述前端框121、后端框122、顶侧梁123和底侧梁124合围成可容纳大型物件的上述框架12。
罐体11置于上述框架12内,该罐体11包括内壳体111、外壳体112以及形成在内壳体111和外壳体112之间的夹层113,该夹层113可为真空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2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