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2355.X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晗;杜泽峰;曾俊;陈新;陈新度;房飞宇;梁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纺丝技术最早由Formhzls在1934年提出,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得到了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是在高压电场的激发下,带电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泰勒锥,最终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和表面张力,形成射流,落至收集板凝固成微纳米纤维。
但是,传统静电纺丝装置,多采用恒定的直流电压,在喷头与收集板之间形成直流电场,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喷射过程中,由于射流带同种电荷,导致产生相斥的库仑力,从而导致射流不稳定加剧,可控性降低;同时,由于带同种电荷,先沉积在基板上的纳米纤维的电荷不能及时导走,其残余电荷将对射流产生排斥作用,影响沉积定位精度;再者,由于射流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随着沉积厚度增加,基板导电率下降,喷头与基板之间的电场减弱,最终导致喷射停止,限制了纤维收集的厚度和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了其在工业化生产和增材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电压放大器、信号发生器、控制器、运动平台、收集板、喷头装置以及用于向喷头装置提供静电纺丝溶液的原料供应装置,所述收集板安装在运动平台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原料供应装置、信号发生器以及运动平台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电压放大器与喷头装置连接,所述收集板接地。
进一步,所述喷头装置与收集板之间的工作距离为0.1~50mm。
进一步,所述运动平台上设有使运动平台沿X-Y-Z三轴运动的运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喷头装置采用注射器,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电压放大器与注射器的针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原料供应装置采用精密注射泵机构。
进一步,所述精密注射泵机构的流量范围为0.1~0.5ul/min。
进一步,所述电压放大器为喷头装置提供0~20kV的电压。
进一步,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偏置直流电压或直流偏置交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电压放大器、信号发生器、控制器、运动平台、收集板、喷头装置以及用于向喷头装置提供静电纺丝溶液的原料供应装置,收集板安装在运动平台上,控制器分别与原料供应装置、信号发生器以及运动平台连接,信号发生器通过电压放大器与喷头装置连接,收集板接地。本装置采用信号发生器和电压放大器组合替代传统静电纺丝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可以提供可控的静电纺丝电场,可控性强,而且可以调节控制静电纺丝电压的波形、幅值,使得收集的纳米纤维有序性增加,残余电荷大幅度减少,可增加纤维的收集厚度,提高了静电纺丝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电压放大器2、信号发生器3、控制器4、运动平台5、收集板6、喷头装置7以及用于向喷头装置7提供静电纺丝溶液的原料供应装置1,所述收集板6安装在运动平台5上,所述控制器4分别与原料供应装置1、信号发生器3以及运动平台5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3通过电压放大器2与喷头装置7连接,所述收集板6接地。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头装置7与收集板6之间的工作距离为0.1~50mm。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动平台5上设有使运动平台5沿X-Y-Z三轴运动的运动机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头装置7采用注射器,所述信号发生器3通过电压放大器2与注射器的针头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料供应装置1采用精密注射泵机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精密注射泵机构的流量范围为0.1~0.5ul/min。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压放大器2为喷头装置7提供0~20kV的电压。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发生器3输出的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偏置直流电压或直流偏置交流电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2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布送棉豪猪式开棉机
- 下一篇:纺丝系统用的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