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大圆机的圆盘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2655.8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林;曹新尧;陈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4504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大圆 圆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的圆盘调线结构,属于一种纺织机械。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 如名称为针织圆纬机、申请号为20081056226.9的中国专利。工作时,编织机构将纱线编织成布料,织成的布料落入撑布架上,由撑布架撑开后进入卷布架。织成的布料会出现浮线,尤其是提花毛巾布,浮线比较多。参见图9,现有技术的针织大圆机,浮线如果过长的话,布料落入撑布架上时,过长的浮线会伸进撑布架内从而卡在撑布架上,导致布料卡在撑布架上,造成布料破损、织布过程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针织大圆机的圆盘调线结构,可以防止过长的浮线伸进撑布架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大圆机的圆盘调线结构,包括编织机构、撑布架、固定杆、转动杆和机架;编织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其呈圆环形设置;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在机架上,并且竖向设置并位于编织机构的中心;转动杆转动安装于固定杆内,其顶部与针织大圆机的电机连接,电机可带动转动杆转动;撑布架与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转动杆可带动撑布架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盘调线装置,所述的圆盘调线装置为如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
(1)第一种结构:圆盘调线装置包括圆盘和连接块;连接块中部开有连接块安装孔,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安装孔套装固定在固定杆外;在连接块上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为圆环形,环绕连接块安装孔设置;圆盘套装在固定杆外,位于编织机构中间,并位于撑布架的正上方;圆盘为倒置的桶形,其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的中部开有圆盘安装孔;定位块套装在圆盘安装孔中;顶板与连接块固定;侧板为圆环形,其外径从侧板顶部到侧板底部逐渐减小;侧板顶部的四周与顶板的四周固定,并且侧板位于编织机构的中间;
(2)第二种结构:圆盘调线装置包括圆盘、连接块、联动杆和转动块;转动块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转动块的中部开有转动块安装孔,转动块通过转动块安装孔套装固定在固定杆外;在连接块上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为圆环形,环绕连接块安装孔设置;圆盘套装在固定杆外,位于编织机构中间,并位于撑布架的正上方;圆盘为倒置的桶形,其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的中部开有圆盘安装孔;定位块套装在圆盘安装孔中;顶板与连接块固定;侧板为圆环形,其外径从侧板顶部到侧板底部逐渐减小;侧板顶部的四周与顶板的四周固定,并且侧板位于编织机构的中间;联动杆固定在侧板内,并与撑布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调线装置为第一种结构时,在连接块上安装有紧固螺丝,紧固螺丝的头部伸入连接块安装孔中并与固定杆接触,将固定杆与连接块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调线装置为第一种结构或者第二种结构时,所述的侧板与顶板为一个整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调线装置为第二种结构时,所述的联动杆为两根,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编织过程中,布料中过长的浮线会被圆盘的侧板挡住,浮线靠在侧板上并沿着侧板下移,然后随着布料一起落入撑布架中,这样就可以防止过长的浮线伸进撑布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圆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圆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未安装圆盘调线装置时编织过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编织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及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编织机构1、撑布架2、固定杆3、转动杆4、机架、圆盘调线装置。
编织机构1安装在机架上,其呈圆环形设置。
固定杆3的顶部固定在机架上。固定杆3竖向设置并位于编织机构1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2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