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3170.0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林;杨愉强;吴小平;贺鹏;丁超;谢玉明;徐小武;吴文峰;曹德基;陈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工装 运输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机械产品需要利用工装沿着流水线依次运输至不同的工位进行加工或组装零部件,现有的流水线的传动主要是以链条带动数根传动轴运动,在传动轴上放置工装,利用传动轴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将工装运输至不同的工位加工处理。然而,当被传递工装因流水线突发故障等问题被截停在正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流水线上时,所述工装会与传动轴之间发生相对持续滑动,容易导致传动轴严重磨损,影响传动轴的使用寿命,被磨损的传动轴的磨损部位到传动轴中心轴的距离与未磨损部位到传动轴中心轴的距离不相等,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会降低工装的运动平稳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工装与传动轴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运动平稳性好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用于传输工装的传动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轴承和用于传递动能的弹性部件,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外圈。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用于保护所述轴承的垫片和用于使所述垫片与所述轴承之间产生压力的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用于挡住所述弹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支撑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所述垫片的正面支撑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所述垫片的反面与所述轴承的壁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用于隔离所述弹簧与所述传动轴的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套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套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接触,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片的正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套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圆环形,所述套筒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内径均大于所述传动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筒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外径小于所述弹簧的内径,所述套筒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与所述链条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的驱动电机,用于传递所述第二齿轮的动力的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有若干第一驱动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轮。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导柱安装板和顶升固定板,所述导柱安装板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至少两个支撑柱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升固定板升降的顶升气缸,所述支撑柱顶部顶住所述顶升固定板,所述顶升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升固定板的边缘还连接有用于阻挡工装运动的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阻挡支撑架和阻挡块安装板,所述阻挡支撑架顶部固定有第二导向柱,所述阻挡块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阻挡块安装板顶部设有阻挡块,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阻挡块安装板升降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位于所述阻挡支撑架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传动工装,当流水线因紧急情况停止运转时,所述工装能够与轴承之间滚动,避免磨损轴承和传动轴,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机构和阻挡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3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