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4837.9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汤先耕;田一然;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伟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燃料 汽化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燃料气化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汽化率、提高热效率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
背景技术
使用煤油、汽油或醇类液体燃料的炉具在很久以前就被广泛应用,这类传统液体燃料炉具采用导流管直接将液体燃料点燃后加以利用。然而,传统液体燃料炉具在使用时,燃烧不充分,积碳现象严重,液体燃料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挥发,即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具,通过将液体燃料汽化后燃烧,这类炉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积碳和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但市场上的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具大多存在结构复杂、预热汽化缓慢和汽化率低,现有技术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多采用雾化燃烧,燃料雾状液滴不能充分和空气混合,燃烧不完全,造成耗能大,燃烧器热效率低。现有技术液体燃料燃烧装置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汽化率和热效率逐渐降低,最后只有20-30%。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汽化率低、热效率低和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汽化率、提高热效率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包括炉体以及带控制阀的输液管,输液管与设置在炉体内腔中的汽化管连通,该汽化管中具有导热性强的颗粒状和/或块状金属填充物;其中:所述金属填充物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汽化管为盘管,该盘管顶部的汽化环管的进口与输液管连通,盘管底部的汽化环管的出口与燃烧环连通,所述燃烧环上具有出气燃烧孔,在燃烧环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针型阀,该针型阀的调节杆穿出炉体侧壁;
在炉体上设置有碗型支锅圈,该碗型支锅圈的头部位于炉体顶板外,碗型支锅圈的尾部固定在炉体下部的支撑横梁上,所述碗型支锅圈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窗,该通风窗与炉体的内腔相通,炉体的内腔通过支撑横梁与炉体的底部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外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使得汽化率大大提高,能够达到90%~98%,使用相通时间后,汽化率和热效率仍旧能够达到60%~85%,与现有技术相比,汽化率和热效率仍旧比其高30%以上;总之,提高了汽化率、提高了热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碗型支锅圈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化管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控制阀;3、输液管;4、汽化管;5、金属填充物;6、汽化环管;7、燃烧环;8、出气燃烧孔;9、针型阀;10、碗型支锅圈;11、通风窗;12、支撑横梁;13、保温层;14、过气孔;15、连接板;16、调节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3,图中的种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包括炉体1以及带控制阀2的输液管3,输液管3与设置在炉体1内腔中的汽化管4连通,该汽化管4中具有导热性强的颗粒状和/或块状金属填充物5;其中:所述金属填充物5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汽化管4为盘管,该盘管顶部的汽化环管6的进口与输液管3连通,盘管底部的汽化环管6的出口与燃烧环7连通,所述燃烧环7上具有出气燃烧孔8,在燃烧环7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针型阀9,该针型阀9的调节杆穿出炉体1侧壁;
在炉体1上设置有碗型支锅圈10,该碗型支锅圈10的头部位于炉体1顶板外,碗型支锅圈10的尾部固定在炉体1下部的支撑横梁12上,所述碗型支锅圈10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窗11,该通风窗11与炉体1的内腔相通,炉体1的内腔通过支撑横梁12与炉体1的底部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外部相通。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次点火将液体燃料点燃,火苗对盘管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汽化,气体再从燃烧环7的出气燃烧孔8处被点燃,实现汽化燃烧。
为保证气化效果,以及关火后再次点火不需要点燃液体,而是直接点燃汽化管4中已有的气体,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碗型支锅圈10的内腔中设置有保温层13,汽化管4和燃烧环7位于保温层13的内腔中;该保温层13的侧壁具有与碗型支锅圈10的内腔相通的过气孔14。在该实施例中,液体汽化过程中,保温层13能够防止热量散失,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为降低制造成本,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保温层13的外壁底部通过连接板15与碗型支锅圈10的内壁底部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伟,未经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4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能粉末燃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