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在PCB板上的手机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5930.1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5/1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pcb 手机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置在PCB板上的手机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用户对手机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美观,手机越来越薄,超薄手机的天线越来越难设计,特别是现在手机都要适应多个通讯频段,超薄手机的多频段手机天线的设计越来越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PCB板上的手机天线,其体积小、节省了手机空间,还能适应多个通讯频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设置在PCB板上的手机天线,包括设在竖置手机PCB板顶部的净空区,所述净空区内并排设置有第一辐射模块和第二辐射模块;
所述第一辐射模块包括接地点、第一低频辐射单元和第一高频辐射单元;
所述第一高频辐射单元为直条形;
所述第一低频辐射单元包围第一高频辐射单元,且第一低频辐射单元设有指向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位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上方;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最小间距为0.1~1mm;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最小间距为2~3mm;
所述接地点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连接,且位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上方;
所述直条形第一高频辐射单元,其一端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的最小间距为1~2mm;
所述第二辐射模块包括馈电点、第二低频辐射单元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
所述第二高频辐射单元为直条形;
所述第二低频辐射单元包围第二高频辐射单元,且第二低频辐射单元设有指向第二高频辐射单元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位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上方;所述第三凸出部与第二高频辐射单元的最小间距为0.5~1.5mm;
所述馈电点与第二低频辐射单元连接,且位于第二低频辐射单元上方;
所述直条形第二高频辐射单元,其一端与第二低频辐射单元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低频辐射单元的最小间距为1~2mm;
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第一凸出部、第三凸出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直条形第一高频辐射单元与直条形第二高频辐射单元共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的最小间距为1~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辐射模块与第二辐射模块的最小间距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PCB板上的手机天线,其体积小、节省了手机空间,还能适应多个通讯频段。
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可以至少形成4个谐振:低频形成双谐振;高频同时也形成双谐振;而对于OTA测试的时候,可以兼顾TRP和TIS,使最终手持终端更易于达到CTIA/FA认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设置在PCB板30上的手机天线,包括设在竖置手机PCB板30顶部的净空区,所述净空区内并排设置有第一辐射模块和第二辐射模块;
所述第一辐射模块包括接地点11、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和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
所述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为直条形;
所述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包围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且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设有指向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的第一凸出部14、第二凸出部15;所述第一凸出部14、第二凸出部15位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上方;所述第一凸出部14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的最小间距为0.1~1mm;所述第二凸出部15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的最小间距为2~3mm;
所述接地点11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连接,且位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上方;
所述直条形第一高频辐射单元13,其一端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低频辐射单元12的最小间距为1~2mm;
所述第二辐射模块包括馈电点21、第二低频辐射单元22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23;
所述第二高频辐射单元23为直条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5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