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匀冷却结晶器铜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6800.X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嘉平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057;B22D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冷却 结晶器 铜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匀冷却结晶器铜管。
背景技术
在方形、矩形及板形等多边形横截面铸坯的金属连铸生产中,液态金属浇入结晶器铜管后,在铜管外冷却水的作用下沿结晶器内壁结晶凝固,形成坯壳并发生凝固收缩,结晶器铜管内角部区域的金属受到两面管壁的冷却,比边部冷却强度大,导致角部与边部金属温度、坯壳厚度及收缩不均匀,增加了铸坯角裂倾向,限制了连铸机的拉锭速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许多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96190354.6”公开了一种称为钻石结晶器的方法:根据结晶器铜管角部和边部冷却强度的不同,将角部和边部金属凝固坯壳收缩的差异量补偿移植于结晶器铜管,使结晶器铜管角部的角度减小、边部管壁内凸,从而改善了结晶器铜管与坯壳的接触,促进了坯壳的均匀生长。钻石结晶器避免了坯壳裂纹,显著提高了连铸机的拉锭速度。但由于补偿移植于结晶器铜管的差异量精度极高,其使用以严格控制连铸系统各工艺参数为前提,而影响金属凝固的因素较多,如金属成分、温度等,所以钻石结晶器使用成本或技术改造费用较高,对金属牌号、钢种的适应性差。
中国专利“200920104178.5”公开了一种方案:在结晶器铜管外角部包覆大热阻材料的缓冷条,以缓冷条中的凸柱体镶嵌进结晶器铜管的盲孔中,将缓冷条固定于结晶器铜管角部,降低角部的冷却,提高结晶器铜管冷却的均匀性。该方案直接解决结晶器铜管的冷却不均匀问题,但结晶器铜管的工作条件严酷,管壁内为高温熔融的金属,管壁外为流速约每秒10米的冷却水流,管壁内外温差大,生产中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结晶器铜管热变形严重,缓冷条难以可靠地镶嵌包覆在结晶器铜管角部。
现有技术中解决结晶器铜管冷却不均匀的方案有两类,一类是以钻石结晶器为代表,在结晶器铜管冷却不匀匀的前提下,以结晶器铜管的内腔尺寸补偿因冷却不匀匀造成的收缩。在实际应用中避免了铸坯角裂,显著提高了连铸速度,但设备投资较高,钢种的适应性较差。另一类方案是在铜管角部粘贴或镶嵌热阻材料,直接降低结晶器铜管角部的冷却强度,但可靠性低,未见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均匀冷却结晶器铜管,其角部管壁的夹层准确地降低结晶器铜管角部的冷却强度,实现角部与边部均匀冷却,从而提高连铸机的拉锭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续铸造金属方坯、矩形坯、板坯或多边形铸坯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晶器铜管的角部管壁外有角部外层管壁,角部外层管壁边缘与角部管壁相连,角部外层管壁和结晶器铜管是一体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角部外层管壁覆盖的区域在下述范围内:长度为结晶器铜管的上半部分,宽度为结晶器铜管角部两侧30 mm内,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在角部管壁和角部外层管壁之间构成管壁夹层,管壁夹层降低管壁外冷却水对管壁内金属的冷却强度,使结晶器铜管角部与边部冷却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晶器铜管,包括角部管壁、角部外层管壁是一体的、材料是连续的,以适应结晶器铜管高温、热变形的服役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角部外层管壁中间为空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角部外层管壁的空洞上有盖板与角部外层管壁连接,连接方法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由于未直接在结晶器铜管本体上焊接和螺栓连接,避免了对其性能的影响。
角部外层管壁中间有空洞和盖板的技术方案,便于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角部管壁外有肋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角部外层管壁与角部管壁之间,设置有低导热系数的缓冷板。缓冷板采用螺钉、粘结方法固定。
角部外层管壁与角部管壁之间设置低导热系数的缓冷板、角部管壁外设置肋板,增加了调节结晶器铜管角部冷却的手段和抗变形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外表面,除角部外层管壁的外表面之外,设置有横向的波纹,波纹的高度为0.1~1.5 mm,波纹的间距为2~25mm,波纹与结晶器铜管轴向的角度为45~90度。所述的波纹可以提高水流与结晶器铜管外表面换热,加强边部管壁的冷却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嘉平,未经周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6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