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弃生物生化处理机出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7196.2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王锋;曹永胜;尚洪峰;吕存军;王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铎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弃 生物 生化 处理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再生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生物生化处理机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化学肥料有使用方便,肥效快等优点,对农业增产效果显著,致使化肥的施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多。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以及连作,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急剧减少,土壤的渗透性、供氧能力及维持养分平衡能力降低,大量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有害微生物,控制了植物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各种病害日趋严重。同时植物内部农药残留的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作物品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己成趋势。经检索,ZL93100172.2公开了一种采用地衣芽孢杆菌制备微生物农药,对蔬菜病害菌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蚜虫、红蜘蛛有杀灭作用;申请号为98124889.6和99114260.8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备微生物农药,用于苹果霉心病及农作物的病害生物防治。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单一微生物菌种对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壤结构的改善影响不大,肥料效应不明显。
如作物残体、酒渣、中药渣、农贸市场垃圾、餐饮垃圾、城市园林垃圾、水面蓝藻、水葫芦等工农业有机废弃物,年产量大,处理难度大,不理不合理也易造成各种污染。农作物残体,如秸杆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秸秆的不同部位,如茎杆、秸杆皮、叶、穰(髓)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蛋白质等物质。不同物质应生产不同产品,做到物尽其用。目前,秸秆加工大多采用混合利用,即秸杆的茎杆、秸杆皮、叶、穰(髓)不加以分离,混合使用。
富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有机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肥料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持久,能改善土壤结构,使盆土疏松、透气但不卫生。无机肥肥效快、卫生,但营养单纯,长期使用易使土壤结构破坏,盆土板结,不易透气。近年来,人们尤其期待一种即营养全面有清洁卫生的有机肥料的诞生。
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全球目前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业秸秆类废弃物的再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秸秆类废弃物部分地区主要以焚烧为主,污染环境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秸秆再利用开始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量大,效率高的新型有机废弃生物生化处理机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有机废弃生物生化处理机出料机构,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倾斜设置有一料筒,所述料筒一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料筒内安装有绞龙,所述绞龙一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有电机,另一端通过轴承组件连接在料筒的端部,出料采用了绞龙机构和减速器组成,形成螺旋自动出料。
所述进料口一端设置有挡板,可以防止物料散落,在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一导料板,该导料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一端连接在挡板上,另一端伸入到进料口中,物料进入进料口后先经导料板进行一次阻挡,可以方式物料堆积在一起将进料口堵塞,使绞龙可以快速不间断送料。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轮,可以对出料机构进行快速移动。
所述料筒上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料筒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使得盖体能够打开,对料筒内的绞龙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适用于各种物料的输送,进出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工作稳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铎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铎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7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