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7299.9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2;A61M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输液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输液管,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茂菲式滴管和与其进液门和出液口分别连接的连接管,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需要亲属陪伴或医护人员不断观察输液情况,如果没有亲属或医护人员在场,需病人自己观察输液情况,防止输液完成后血液回流或使空气进入病人血管,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在需要连续多瓶输液时,如果造成输液空输除了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而且需要重新进行血管穿刺,不但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劳动强度。因此输液完毕时具有报警功能的输液器应运而生,目前输液器的报警多设置在输液瓶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输液时,由于药液的温度低于人体温度,较冷的药液进入病人血管时会使病人感到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输液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输液管,包括茂菲氏滴管、报警器、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装置,所述茂菲式滴管内插设有由第一电触针、第二电触针,第一电触针和第二电触针互不接触,且第一电触针和第二电触针在茂菲式滴管外部均留有连接部,连接部连接报警器开关线,第一电触针和第二电触针与电池、继电器串联,电池、报警器、继电器动作端串联,其继电器、报警器和电池与第一电触针和第二电触针的接头为活接头;此外,所述茂菲式滴管中部插设有第一电触针,底部插设有第二电触针;所述茂菲氏滴管的下方连通调节器,调节器上设有调节按钮,调节器的下端通过输液软管连接到针头,输液软管的外侧自上到下依次套设有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装置;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内设有加热部件和控温装置,加热部件包覆在输液管外并与控温装置连接,加热部件为一弹性的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径向一侧中轴部位设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绝缘套管的内孔直径,绝缘套管的管壁内轴向安装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靠近绝缘套管的管壁内缘,且加热电阻丝在径向上为开口状并与绝缘套管同轴,加热电阻丝采用网状的电阻丝,绝缘套管的一侧管壁上安装有感温元件,感温元件与加热电阻丝及控温装置连接,绝缘套管的管壁内缘上均布设有若干个绝缘粒凸起;此外,所述第二保温装置内包覆设在输液管的外侧,第二保温装置由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触针和第二电触针均为注射针头金属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套管由硅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报警装置在输液液体低于规定限度时能够及时提醒病人、家属或医生护士;设置的加热保温装置能够对输液进行加热,且加热保温装置易拆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医用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医用输液管中加热保温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一种医用输液管中A-A向截面剖视图。
图中:1-茂菲氏滴管、2-第一电触针、3-第二电触针、4-继电器、5-报警器、6-电池、7-调节器、8-调节按钮、9-输液软管、10-绝缘套管、11-开口、12-控温装置、13-外保温层、14-内保温层、15-温度检测器、16-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7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