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9002.2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龙根;顾明楼;沈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大量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相当突出。我国是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燃煤烟气中所含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有害物质。
目前采用烟气脱硫工艺方法有许多种,而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占脱硫市场份额的85%-90%以上;湿法与其他脱硫工艺方法相比,脱硫剂需求费用低,脱硫效率能满足排放,稳定运行的成熟技术,方便操作和维护,故而湿法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方法,仍然是我国许多行业改建或新建机组项目上的首选工艺和设备。
目前国内采用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对控制SO2排放,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相当的社会效果,然而对于严格的新排放标准要求,则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普遍存在技术上的难点。
国内典型的(WFGD)烟气脱硫系统技术的脱硫效率正常在90%-95%范围。若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升脱硫效率而需增加石灰石浆液浓度来调节PH值,或者设置多层喷淋装置,加大气液接触比的措施,然而会给系统设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提高SO2的吸收效率,需较高的PH值,只有提高浆液的浓度,以加快动力学过程,然而高PH值下的浆液浓度不利于石灰石的溶解反而影响脱硫效率,同时会加速系统设备的机械磨损和结垢堵塞而被迫停机的事故时有发生。
反应吸收塔内是通过浆液的喷淋雾化来实现脱硫目标的重要措施,大量被雾化的石灰石浆液与烟气逆流接触进入塔底浆液池,在此过程中,逆流烟气会夹带一定量的脱硫液滴进入设在脱硫塔上方的机械式除雾器,其对粒度在几十微米的粗液滴有较佳的脱除效果,但对细微漂浮雾状粒子的捕集几乎无法进行,所以通过加大喷淋雾化来提升脱硫率,会导致更多含有石膏粉的饱和冷凝雾状粒子从现有机械式除雾器中大量逃逸,从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石膏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其包括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底部用于存放脱硫浆液的活性浆液池、设置在所述的活性浆液池上方并与其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的脱硫浆液导入并进行喷洒的脱硫喷淋装置,所述的烟气入口位于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的上方,
所述的湿法脱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下方、所述的烟气入口上方的鼓泡流化床、与所述的活性浆液池相连通用于存放并向所述的脱硫浆液输送用于提高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化学添加剂的化学添加剂储液罐。
优选地,所述的鼓泡流化床包括筛板、开设在所述的筛板上的孔,所述的筛板的开孔率为30%~50%,所述的孔的孔径为25mm~4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筛板采用C276合金或钛合金。
优选地,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组,所述的鼓泡流化床对应的设置在每组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化学添加剂为镁盐、二元酸、甲酸以及甲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浆液池内的脱硫浆液通过循环泵导入所述的脱硫喷淋装置,所述的循环泵的入口管道端连通有向其通入新鲜石灰石浆液的石灰石制浆罐,所述的化学添加剂储液罐内的化学添加剂输送至所述的循环泵的出口管道端。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浆液池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的脱硫浆液提供氧化空气的氧化分隔均布器、位于所述的氧化分隔均布器下方用于对脱硫浆液进行搅拌的脉冲悬浮扰动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添加少量的化学添加剂,以提高石灰石的溶解,降低了液气比而减少浆液喷淋量,使得“石膏雨”大幅削减的同时而提高脱硫效率和利用鼓泡流化反应床的鼓泡、破碎使烟气自净化达到更高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平板膜框架
- 下一篇:轮毂生产系统的空压机余热再生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