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9304.X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煤气 除尘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
所说的高温含尘煤气一般是指温度在200℃以上(也可以是250℃或300℃以上)、来自于煤炭转化炉、铁合金矿热炉等工业窑炉的炉气。其中,所述煤炭转化炉可以是煤炭干馏炉,也可以是煤炭气化炉等煤炭转化用工业窑炉。
背景技术
对上述高温含尘煤气目前一般采用机械除尘器(主要是重力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或电除尘器进行高温条件下的除尘净化。但鉴于上述手段除尘效果不佳,本申请人主张采用高温气体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净化。高温气体过滤装置中安装有耐高温的过滤元件,通过提高过滤元件的过滤精度能够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但为了保持过滤元件的渗透性,需要定期通过反吹装置对过滤元件进行反吹清灰。反吹装置目前使用氮气或惰性气体为反吹介质,虽能够保证反吹时的安全性,但会对后续待回收的煤气进行稀释,且使用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后续煤气回收影响小的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包括高温气体过滤装置和用于对高温气体过滤装置的过滤元件进行反吹清灰的反吹装置,所述反吹装置是一个使用过热水蒸汽作为反吹介质对所述过滤元件进行反吹清灰的反吹装置。
由于反吹装置使用过热水蒸汽作为反吹介质对所述过滤元件进行反吹清灰,过热水蒸汽热量较高(当水蒸汽温度超过其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称为过热水蒸汽),反吹时不宜导致过滤元件降温使煤气中的焦油或其它易结露物质析出从而污染堵塞过滤元件;反吹后,过热水蒸汽将随已过滤气体从高温气体过滤装置排出,由于高温气体过滤装置排出的气体一般还要经过冷却收油的步骤,此步骤中煤气中的水蒸汽会与油一起析出,故不会对煤气的后续回收造成影响,即便高温气体过滤装置排出的气体不进行过冷却收油,水蒸汽与煤气的分离也十分容易,因此对后续煤气回收影响很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温含尘煤气除尘净化系统包括高温气体过滤装置100和用于对高温气体过滤装置100的过滤元件110进行反吹清灰的反吹装置200,其中,高温气体过滤装置100的待过滤气体输入口连接煤炭转化炉(所述煤炭转化炉可以是煤炭干馏炉,也可以是煤炭气化炉等煤炭转化用工业窑炉)或铁合金矿热炉,高温气体过滤装置100的已过滤气体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气体冷却收油系统300;所述气体冷却收油系统300的煤气输出口连接煤气储存系统;上述反吹装置200包括由反吹介质原料供给装置、第一换热装置210、第二换热装置220、过热水蒸汽储存装置230、反吹控制阀240和反吹介质喷吹组件250依次连接形成的反吹介质原料加热排送流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10具体采用余热锅炉,第二换热装置220具体使用电加热元件或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流经第二换热装置的反吹介质原料,所述过热水蒸汽储存装置230内还设有用于对其储存的水蒸汽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元件;所述气体冷却收油系统300具体包括缓冲罐310、氨水喷淋塔320、油水收集罐330,所述缓冲罐310的进气口与高温气体过滤装置100的已过滤气体输出口连接,缓冲罐310的排气口与第一换热装置210的待冷却气体输入口连接,第一换热装置210的已冷却气体输出口与氨水喷淋塔320连接,氨水喷淋塔320的煤气输出口连接煤气储存系统;另外,第一换热装置210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已加热水蒸汽输出口,进水口与反吹介质原料供给装置连接,该反吹介质原料供给装置向第一换热装置210提供去离子水,第一换热装置210的已加热水蒸汽输出口与第二换热装置220连接。另外,所述过热水蒸汽储存装置230还连接有疏水阀组231,通过该疏水阀组231可自动对过热水蒸汽储存装置230中的过热蒸汽进行排水,确保不带入结露水进入反吹介质喷吹组件25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9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