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9654.6 | 申请日: | 2015-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龙 |
主分类号: | A47C3/029 | 分类号: | A47C3/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椅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摇椅。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9年3月25日公开了名称为《纯玻璃组合摇摇椅》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820064142.4,一种由椅面和底板组成的纯玻璃组合摇摇椅,其特征是将一块长方形平板玻璃,设置成符合人体背、臀、腿曲线的椅面,另设置一带弧状底板的U字形支撑摇板,其两个上端口分别与椅面背部相紧密粘合。上述纯玻璃组合摇摇椅的缺点是纯玻璃制作的摇摇椅,容易遭受外物撞击而碎裂,特别是玻璃材质在摇椅使用过程中,玻璃与地面的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也容易导致玻璃破裂,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管材结构的摇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摇椅,它包括座架管、柔性布面、横撑管、连接座、定位垫、座撑管、摇管,其特征是柔性布面套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座架管上,座架管通过一根横撑管和两根座撑管固接在一起;两根平行设置的摇管通过两根横撑管固接在一起,摇管的端口通过连接座与两根座架管相固接,摇管的前后设有定位垫,摇管的中部设有一根横撑管。
所述的座架管上设有座接管、靠背管、座面管和裙边管,所述的座接管、靠背管、座面管和裙边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的转折管。
所述的摇管上设有弧形管、摇接管、摇接头;所述的弧形管两端设有圆弧过渡连接的摇接管,摇接管的端头设有摇接头,所述的摇接头套接在座接管与裙边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摇管、座架管通过横撑管、座撑管组成的刚性框架,横向支撑柔性布面,形成符合人机的座躺面供人倚靠,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作为室内、庭院等场合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不同摇摆角度下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摇椅,它包括座架管1、柔性布面2、横撑管3、连接座4、定位垫5、座撑管6、摇管7,其特征是柔性布面2套接在座架管1上,座架管1通过横撑管3和座撑管6固接在一起;摇管7通过横撑管3固接在一起,摇管7的端口通过连接座4与座架管1相固接,摇管7设有定位垫5,摇管的中部设有横撑管3。
参照图2,所述的座架管1上设有座接管11、靠背管12、座面管13和裙边管14,所述的座接管11、靠背管12、座面管13和裙边管14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的转折管;所述的柔性布面2由靠背管12支撑形成人体背部支撑面,由座面管13支撑形成人体臀部支撑面,由裙边管14支撑形成人体小腿部位的支撑面。所述的摇管7上设有弧形管71、摇接管72、摇接头73;所述的弧形管71两端设有圆弧过渡连接的摇接管72,摇接管72的端头设有摇接头73,所述的摇接头73套接在座接管11与裙边管14内。
参照图3,使用时,摇管7着地支撑,当地面与设置在摇管7上后端的定位垫5接触时,摇椅处于后仰的最大限度,此时,达到人体最大的躺卧角度;当地面与设置在摇管7上前端的定位垫5接触时,摇椅处于前倾的最大限度,此时,方便使用者入座。使用者根据自身重心的变化,即可实现摇椅在最大前倾角度与最大后仰角度之间的摇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龙,未经郑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9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学生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户外休闲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