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153.X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佳;翟英汉;白永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9/02 | 分类号: | F16L1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发动机 新型 管路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发动机的外部管路接头连接后,多采用外加螺母对管路接头进行锁紧。管路在安装前或分解后,管路上的外加螺母可在管路上自由滑动,对发动机管路造成两方面影响。一、外加螺母的螺纹比较锋利,在管路上的自由滑动,会在导管外壁上产生划痕,影响管路的美观性,如果划痕较深时,会影响导管的强度。二、外加螺母的螺纹在管路上滑动时,对螺纹本身造成影响,严重时影响外加螺母的正常使用。
针对以上现状,需设计一种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采用轴用弹性挡圈,限制外加螺母在导管上的自由滑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管路接头连接的不足之处,特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包括管路接头1、外加螺母2、挡圈3、导管4;
外加螺母2套在管路接头1外侧,管路接头1在尾端加工有一环形凹槽,挡圈3安装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导管4与管路接头1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圈3为轴用弹性挡圈或轴用钢丝挡圈。
所述的管路接头1的前端为内锥面或球面结构。
挡圈3通过自身的弹性特性固定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管路在安装前或分解后,起到对外加螺母2活动区域的限制作用,限制其在管路上自由滑动,对外加螺母的螺纹和导管的外壁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管路接头中设计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安装一轴用弹性挡圈,起到对外加螺母活动的限制作用,对外加螺母本身的螺纹具有较好保护作用,同时外加螺母不能在管路上自由滑动,避免管路外壁上产生划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管路接头前端为内锥面;
图2为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管路接头前端为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包括管路接头1、外加螺母2、挡圈3、导管4;
外加螺母2套在管路接头1外侧,管路接头1在尾端加工有一环形凹槽,挡圈3安装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导管4与管路接头1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圈3为轴用弹性挡圈。
挡圈3通过自身的弹性特性固定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管路在安装前或分解后,起到对外加螺母2活动区域的限制作用,限制其在管路上自由滑动,对外加螺母的螺纹和导管的外壁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包括管路接头1、外加螺母2、挡圈3、导管4;
外加螺母2套在管路接头1外侧,管路接头1在尾端加工有一环形凹槽,挡圈3安装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导管4与管路接头1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圈3为轴用钢丝挡圈。
所述的管路接头1的前端为球面结构。
挡圈3通过自身的弹性特性固定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管路在安装前或分解后,起到对外加螺母2活动区域的限制作用,限制其在管路上自由滑动,对外加螺母的螺纹和导管的外壁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新型挡圈管路连接件结构,包括管路接头1、外加螺母2、挡圈3、导管4;
外加螺母2套在管路接头1外侧,管路接头1在尾端加工有一环形凹槽,挡圈3安装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导管4与管路接头1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圈3为轴用弹性挡圈。
所述的管路接头1的前端为内锥面结构。
挡圈3通过自身的弹性特性固定在管路接头1中的凹槽内,管路在安装前或分解后,起到对外加螺母2活动区域的限制作用,限制其在管路上自由滑动,对外加螺母的螺纹和导管的外壁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管
- 下一篇:夹布橡胶波纹管及夹布橡胶波纹扁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