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薏苡育苗制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307.5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敖茂宏;宋智琴;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薏苡 育苗 制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薏苡育苗制钵器,属于农作物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薏苡又名薏仁米,为禾本科薏苡属一种经济杂粮作物,具有重要的药食两用价值。薏苡在种植中以种子直播为主,但受干旱天气影响,出现出苗不整齐,幼苗长势弱小等问题,直接影响薏苡后期产量。
目前,为了提高薏苡产量,确保种苗质量,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开始运用在实际生产中,但是现有的育苗制钵器制钵效果太低(一次只能制作一个营养钵),而且制作的营养钵土壤松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影响育苗的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省时省力、制钵质量好且效率高的薏苡育苗制钵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薏苡育苗制钵器,包括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下方的横杆上焊接有两个以上的套筒,在套筒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顶盘,顶杆一端与顶盘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横杆上的通孔后与踏板固定连接,所述踏板两端设置有导向孔,矩形框架两侧的立杆穿入导向孔内。
所述的顶盘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的顶杆的长度大于套筒的高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育苗制钵过程中,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用力插入到营养土中,营养土进入套筒后受到套筒内的圆锥形顶盘挤压,使成型的营养钵土壤紧凑,不易散落,同时在营养钵的上部形成一个圆锥形凹坑,薏苡种子可以直接播种在该圆锥形凹坑内,不仅提高了播种效率,而且保证播种育苗的成活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制作多个营养钵,制钵效果高,而且制作的钵体土壤紧凑,不易散落,能够满足薏苡育苗移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矩形框架,1.1-立杆,1.2-横杆,2-踏板,2.1-导向孔,3-顶杆,4-顶盘,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薏苡育苗制钵器,包括矩形框架1,在矩形框架1下方的横杆1.2上焊接有三个套筒5,在套筒5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圆锥形顶盘4,顶杆3一端与顶盘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横杆1.2上的通孔后与踏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顶杆3的长度大于套筒5的高度,从而保证制作好的营养钵能够从套筒5完全顶出;所述踏板2两端设置有导向孔2.1,矩形框架1两侧的立杆1.1穿入导向孔2.1内,因此踏板2可以在两根立杆1.1上滑动。
在进行薏苡营养钵制作时,将营养土按照薏苡所需养分合理配置,在土中洒入合适水量,搅拌均匀,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制钵器上的套筒5用力插入到营养土中,营养土进入套筒5后受到套筒5内的圆锥形顶盘4挤压,从而在套筒5内形成一个结构紧凑的圆柱形营养钵,同时在营养钵的上部形成一个圆锥形凹坑,便于播种,此时用脚轻踩踏板2将营养钵从套筒5缓慢推出,这样便可同时制作出三个营养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育苗盘内土壤自动压实机
- 下一篇:一种室外立体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