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垂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779.2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王运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樵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6 | 分类号: | H02G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7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垂线夹,应用于电力金具领域。
背景技术
悬垂线夹主要用于架空电线线路,用于将高压电线固定在绝缘子串上需要用到悬垂线夹或用于对避雷线的固定,现有的悬垂线夹主要由左夹块和右夹块以及螺栓组件组成,左夹块和右夹块对称的设置有截面为半圆的槽体,两槽体围成圆孔,左夹块和右夹块的上端均设有悬臂,两个悬臂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左夹块和右夹块的下端也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线缆即被固定在圆孔内,但是悬垂线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端的螺栓和下端的螺栓受力处则会被磨损磨细,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就会松动甚至发生上下相对移动的情况,这样中间的圆孔就会变形,线缆也就会发生晃动,这也就加剧了上下两个螺栓的磨损,而且线缆长时间的晃动容易造成夹块的断裂,从而失去了对线缆的支撑能力,线缆失去支撑后则容易发生断裂等情况,后果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悬垂线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垂线夹,包括:左夹块、右夹块、左悬臂、右悬臂、上螺栓、卡块、卡槽、下螺栓,所述的左悬臂竖直焊接在左夹块的上端,所述的右悬臂竖直焊接在右夹块的上端,所述的卡块焊接在左悬臂的下端,所述的卡槽焊接在右悬臂的下端,所述的卡槽与卡块相匹配,所述的上螺栓将左悬臂与右悬臂紧固在一起,且卡块卡进卡槽内,所述的下螺栓将左夹块的下端与右夹块的下端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左夹块和右夹块对称设置有半圆形槽体,两半圆形槽体围成截面为圆形的通孔。
所述的左夹块、右夹块、左悬臂、右悬臂、上螺栓、卡块、卡槽、下螺栓的表面均采用热镀锌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耐磨耐腐蚀强;
2、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垂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左夹块;2-右夹块;3-左悬臂;4-右悬臂;5-上螺栓;6-卡块;7-卡槽;8-下螺栓;1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垂线夹,包括:左夹块1、右夹块2、左悬臂3、右悬臂4、上螺栓5、卡块6、卡槽7、下螺栓8,所述的左悬臂3竖直焊接在左夹块1的上端,所述的右悬臂4竖直焊接在右夹块2的上端,所述的卡块6焊接在左悬臂3的下端,所述的卡槽7焊接在右悬臂4的下端,所述的卡槽7与卡块6相匹配,所述的上螺栓5将左悬臂3与右悬臂4紧固在一起,且卡块6卡进卡槽7内,所述的下螺栓8将左夹块1的下端与右夹块2的下端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左夹块1和右夹块2对称设置有半圆形槽体,两半圆形槽体围成截面为圆形的通孔101。
所述的左夹块1、右夹块2、左悬臂3、右悬臂4、上螺栓5、卡块6、卡槽7、下螺栓8的表面均采用热镀锌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线缆被固定在通孔101内,由于卡块6卡进卡槽7内,首先可以减缓上螺栓5和下螺栓8的磨损,另外即使上螺栓5和下螺栓8受力处发生磨损变细,左悬臂3和右悬臂4之间也不会发生上下相对移动,左夹块1与右夹块2也就不会发生上下移动,通孔101也就不会变形,因此线缆仍然是固定不动的,线缆也就不会晃动,从而避免出现左夹块1、右夹块2断裂的情况,使用寿命长,而且由于左夹块1、右夹块2、左悬臂3、右悬臂4、上螺栓5、卡块6、卡槽7、下螺栓8的表面均采用热镀锌处理,因此耐磨耐腐蚀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樵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樵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临时电缆保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