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米泡生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845.6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森祥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友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6;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旺***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 生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米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米泡生成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发现微米大小的气泡会产生负离子,而负离子能对水中脏污的正离子有吸附清除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淋浴用的微米泡生成器是通过在花洒根部内设缩喉管形成微米泡,缩喉管的紧缩部位还需附加吸入空气的装置。但是,缩喉管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生产成本高,且采用缩喉管的微米泡生成器体积相对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微米泡生成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微米泡生成器,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本体内的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及紧缩通道。所述紧缩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所述紧缩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通道及所述出水通道的直径,所述本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紧缩通道与外部环境的横孔,所述横孔可以向所述紧缩通道通入空气。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微米泡生成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安装方便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呈圆筒状,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公螺纹,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母螺纹。或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母螺纹,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公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孔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紧缩通道吸入的空气量的调整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可插入所述横孔的阀轴及所述阀轴向上凸出形成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通过调节所述阀轴与所述横孔的内周面的铆合间隙以控制所述紧缩通道吸入的空气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紧缩通道的直径范围为3mm~6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紧缩通道的直径为4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紧缩通道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一倒角,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紧缩通道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二倒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倒角的长度为2mm,所述第二倒角的长度为1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孔的内径范围为0.5mm~2.5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米泡生成器的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米泡生成器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米泡生成器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米泡生成器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友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未经邦友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氢油乳化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用于录井气测的仿生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