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用履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853.0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武;周莹;冷德伟;杨和玉;张维涛;穆怀富;金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武 |
主分类号: | E21C29/22 | 分类号: | E21C29/22;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32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履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用履带结构。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组成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双滚筒采煤机综合了国内外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经验,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而设计的新型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
从我国的地理状况看,多山、多丘陵地带,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等地,这些地方陆续发现了很多储量丰富的煤田,因受这些地区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所发现煤层多以600mm-1000mm高度的薄煤层为主。目前多采用履带式采煤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履带一般是安装在两个履带轮之间,在行走过程中显的比较笨重,同时当其行走在坑洼式的煤层送巷道内采煤作业时,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煤机用履带结构,能够提高其工作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煤机用履带结构,包括履带,所述履带呈三角形排布方式安装在主动轮、从动轮Ⅰ、从动轮Ⅱ之间,所述主动轮、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呈三角形分布,且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对称分布在主动轮的两侧,所述主动轮沿其周向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Ⅰ,所述连接杆Ⅰ通过销轴与连接杆Ⅱ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Ⅱ与从动轮Ⅰ、从动轮Ⅱ连接,从而通过主动轮驱动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的内表面为平面且安装在主动轮、从动轮Ⅰ与从动轮Ⅱ之间,所述履带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内均安装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的大小相同,所述主动轮的大小大于从动轮Ⅰ的大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创造性地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并呈三角形分布,将履带呈三角形方式排布在三个轮之间,在煤层送巷道内采煤作业时,能够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履带;2-凸块;10-主动轮;20-从动轮Ⅰ;30-从动轮Ⅱ;40-安装槽;50-连接杆Ⅰ;60-销轴;70-连接杆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采煤机用履带结构,包括履带1,所述履带1呈三角形排布方式安装在主动轮10、从动轮Ⅰ20、从动轮Ⅱ30之间,所述主动轮10、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呈三角形分布,且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对称分布在主动轮10的两侧,所述主动轮10沿其周向开设有安装槽40,在安装槽40内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Ⅰ50,所述连接杆Ⅰ50通过销轴60与连接杆Ⅱ70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Ⅱ70与从动轮Ⅰ20、从动轮Ⅱ30连接,从而通过主动轮10驱动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转动。所述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的大小相同,所述主动轮10的大小大于从动轮Ⅰ20的大小,在主动轮10、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内均安装有轴承。
所述履带1的内表面为平面且安装在主动轮10、从动轮Ⅰ20与从动轮Ⅱ30之间,所述履带1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块2。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设置有主动轮10、从动轮Ⅰ20和从动轮Ⅱ30,并呈三角形分布,将履带呈三角形方式排布在三个轮之间,在煤层送巷道内采煤作业时,能够提高其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武;,未经孙文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孔构造
- 下一篇:π油藏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