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滤波补偿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4902.6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志;何关金;莫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滤波 补偿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补偿技术领域,尤其系一种智能滤波补偿模块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补偿模块开始取代旧有的散装的补偿电容,虽然它带来了安装及维护的便利性,但随之而来的模块内部故障问题也大量的涌现出来,故存在以下诸多不足之处:1、内部电缆的接触不良,导致连接触头的烧黑;2、模块内部元器件随意布局,没有安装风机等散热元器件,导致模块的热量积聚及散热不均,增加模块内部温度,影响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3、模块内部不配温控监测点及外部没有温度显示,无法得知模块内部温度情况;4、模块损坏后,现场拆装不方便,更换元器件困难,需要整体更换,加大使用方的运行成本;5、对不带电抗器的纯电容补偿会带来系统谐波的放大,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6、模块只配有一种投切方式,使用范围不广泛。
现有的补偿模块均存在以上问题,对使用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增加模块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不带电抗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加工难度低,安装快捷方便,使用范围广,维护简单的智能滤波补偿模块;这种新结构的智能滤波补偿模块既解决不带电抗器所存在的问题,又为使用方降低损失及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滤波补偿模块结构,包括外壳、电容器、安全开关和无功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电抗器和固定槽钢,电抗器和电容器均安装在固定槽钢上、并一起设置在外壳内,安全开关、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连接;此款智能滤波补偿模块结构,通过延长固定槽钢长度,以便电抗器和电容器同设于固定槽钢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不带电抗器的纯电容补偿,会带来系统谐波的放大,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的不足,而且,电抗器和电容器同设于固定槽钢上,既方便安
装,又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结构新颖、维护简易,让使用方降低损失及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的第一实施方案,所述无功补偿投切开关是智能晶闸管功率模块,它包括风机、散热器、可控硅和触发板,可控硅设置在散热器上,风机与散热器位置相邻。
上述智能晶闸管功率模块,其安装方式可以是:还包括有角钢,角钢通过支柱支撑在固定槽钢上、并位于电抗器上方,散热器和风机一起安装在角钢上,触发板安装在散热器上面。
作为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的第二实施方案是:还包括有角钢,角钢通过支柱支撑在固定槽钢上、并位于电抗器上方,散热器和风机一起安装在角钢上,触发板安装在外壳上;且,所述外壳包括主外壳及其两侧侧板,固定槽钢设置在主外壳的内侧底部,主外壳上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与所述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电气连接,触发板安装在主外壳的内侧面上,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及检测;当然,触发板也可以设置在主外壳的其它内侧面上。
上述为智能晶闸管功率模块的两种实施方案,其区别仅在于“触发板”的安装位置存在区别,但是,它们均通过延长电抗器底部的固定槽钢,使其作为模块的整体固定及固定电容器;并且,可通过延长电抗器的进线与出线,直接固定在智能晶闸管功率模块(或者接触器、复合开关)的出线端及电容器的接线端,同样能实现本专利之目的。
当然,所述无功补偿投切开关,也可以有其它实施例,如:无功补偿投切开关可以是接触器,或复合开关,同样安装在角钢上,角钢通过支柱支撑在固定槽钢上、并位于电抗器上方。
作为安全开关的进一步具体方案,它可以是断路器或刀熔开关,它安装在外壳内。
所述外壳包括主外壳及其两侧侧板,固定槽钢设置在主外壳的内侧底部,主外壳上设置有45°的斜面,斜面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与所述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监控模块内部五个不同检测点的温度及显示其数值的显示屏;其中,内部放置五个温控探头,且与主控单元连接;通过主控单元可以观察内部的温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滤波补偿模块结构,具有结构新颖,通过延长电抗器底部的固定槽钢,使得元器件的安装及模块运输更便利;两侧侧板可
以拆装,内部元器件可以随时更换;再有,斜度为45°的主外壳斜面上设置
有主控单元的操作面板,方便观察数据直观及操作;若内部的智能晶闸管功率模块更换为接触器、复合开关,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的使用;当然,断路器与刀熔开关的互换,会适合更高要求的使用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4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