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聚光器注塑的三板式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5699.4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聚光器 注塑 板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聚光器注塑的顶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灯聚光器注塑的三板式顶出结构,属于车灯聚光器注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导是一种把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从线路板上导向发光位置的结构件,此结构件一般采用PC(聚碳酸酯)材料,或者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
聚光器类的光导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往往会有顶出困难,产品取件困难等现象。原因就是聚光器类产品都会有一个个比较深的发光源凹槽,那么对应的模具就会有一根根突出的结构。这样凹槽一多且深,产品就不容易脱开模具,且即使顺利顶出,取件时,也会受制于模具的一根根突出结构,造成取件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聚光器类产品会有一个个比较深的发光源凹槽,对应的模具就会有一根根突出的结构。这样凹槽一多且深,产品就不容易脱开模具,且即使顺利顶出,取件时,也会受制于模具的一根根突出结构,造成取件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聚光器注塑的三板式顶出结构,包括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模具顶出结构,动模垫板5,芯棒组3,所述芯棒组3顶部与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的光源凹槽相配合;在模具顶出结构运动前,芯棒3向下退位,脱离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至动模垫板5内。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组3具有三根芯棒,对应的,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具有三个光源凹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动模框4,所述动模垫板5设置在动模框4下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组3的三根芯棒长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大提高聚光器产品顶出的成功率,提高合格率从而就可以提高产量。
2、取件不受制约,取件时的附着应力也大大降低,即可以防止取件时损坏聚光器产品,又可以加快取件效率。
3、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聚光器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灯聚光器注塑的三板式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聚光器产品,2.光源凹槽,3.芯棒组,4.动模框,5.动模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车灯聚光器注塑的三板式顶出结构,包括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模具顶出结构,动模垫板5,芯棒组3,所述芯棒组3顶部与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的光源凹槽相配合;在模具顶出结构运动前,芯棒3向下退位,脱离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至动模垫板5内。
参见图2,所述芯棒组3具有三根芯棒,对应的,车灯聚光器注塑产品1具有三个光源凹槽。
参见图2,还包括动模框4,所述动模垫板5设置在动模框4下方。
参见图2,所述芯棒组3的三根芯棒长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在模具顶出结构运动前,先使产品发光源处的模具中的芯棒退位,脱离聚光器产品,降低顶出结构的反作用力,最终让产品能够顺利顶出。且由于芯棒已退位,无论是工人或是机械手取件都可以相对顺利的进行。
与传统的顶出结构相比,此新型结构大大提高产品顶出的成功率,提高合格率从而就可以提高产量;取件不受制约,取件时的附着应力也大大降低,即可以防止取件时损坏产品,又可以加快取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5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