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5863.1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侯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继明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加热产品等,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仪表。因此,继电器使用的可靠性是研究的重点。目前家电产品设计中,一般采用单片机I/O口输出高电平信号,再通过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的方式。当单片机异常工作或死机时,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平不确定。如果该I/O口输出为高电平,继电器驱动电源将继续加到继电器上,将导致继电器在单片机失控的情况下继续驱动负载工作,从而造成产品在不安全的状态下工作,特别是在加热产品的应用中,更是可能直接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很明显,现有用于控制机械设备保护的继电器,对于电路故障的排除往往需要现场人员通知专业工作人员排除故障,由于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各自独立,对于工厂来说,无法实现集中智能化统一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智能化统一控制,通过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自动控制继电器的供断电,节省能源的同时保护负载的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继电器模块、驱动三极管、单片机I/O端口、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无线通讯模块、远程服务器,驱动三极管连接单片机I/O端口,继电器模块分别连接驱动三极管和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远程服务器连接控制终端。
作为优选,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执行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依次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执行模块。
作为优选,单片机I/O端口至少为一组,驱动三极管至少为一组,继电器模块至少为一组。
作为优选,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主要包括两条驱动控制电路,继电器A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A并连接NPN三极管A的集电极,三极管A的基极连接电阻B并分别连接电容A一端、PNP三极管B集电极,电阻A并联电容A与NPN三极管A发射极相连并接地,PNP三极管B集电极接入5V电源端,PNP三极管B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接入电阻C,PNP三极管B基极通过电阻D连接NPN三极管C的集电极,NPN三极管C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C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入电阻E,NPN三极管C的基极还通过电阻F、电阻J接入PNP三极管E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继电器模块通过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连接远程服务器,可以实现集中智能化统一控制管理,使系统工作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控制电路采用NPN三极管与PNP三极管组合,实现了一个单片机端口驱动两个继电器,节约了控制系统的资源,简化了控制电路,同时使驱动电路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内部模块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驱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继电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继电器模块1、驱动三极管2、单片机I/O端口3、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4、无线通讯模块5、远程服务器6,驱动三极管2连接单片机I/O端口3,继电器模块1分别连接驱动三极管2和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4,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4通过无线通讯模块5、远程服务器6连接控制终端7,单片机I/O端口3至少为一组,驱动三极管2至少为一组,继电器模块1至少为一组,继电器驱动控制芯片4包括信号采集模块41、信号处理模块42、信号执行模块43,信号采集模块41依次连接信号处理模块42、信号执行模块43。通过信号输入模块41将单片机的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2,通过信号处理模块42判断单片机的控制电路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那么信号执行模块43将自动断开继电器线圈的供电,使继电器断开,从而保护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继明,未经侯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5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