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胎爆破试验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5976.1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敏;陈迎春;黎先平;吴建华;王勤超;马小庆;俞金海;陈裕;杨浩;赖小梅;赵军;饶娟;郝一鸣;黄少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徐年康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爆破 试验 引爆 装置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轮胎爆破试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爆破试验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轮胎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轮胎爆破是飞机适航验证必须考虑的一种特定风险,无论轮胎爆破发生的概率如何,均应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为表明飞机起落架舱内设备的适航符合性,需要进行轮胎爆破试验,以验证轮胎爆破对起落架舱内设备的影响。
对于轮胎爆破试验,考虑到采用引爆加热装置模拟轮胎爆破。当轮胎发生爆破时,引爆装置的加热元件处于空气喷流的出口处,由于喷流压力高,瞬间释放的压力会弹出加热元件。如果加热元件崩断飞出,则会击打到测量爆破冲击压力场的压力传感器或试验的考核对象(试验件),一旦损坏传感器或试验件就会导致错误信息影响结果判别。此外,在某些引爆装置中,考虑到在加热元件与将加热元件连接固定的固定胶带之间通过加装瓷管进行隔热。然而,由于瓷管尺寸大、质量重,加热元件在空气喷流冲击力作用下被拉直后,瓷管顺着拉直的加热元件飞出,同样会对试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抗冲击波冲击、轻巧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使得引爆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尼龙帘线轮胎(包括汽车轮胎和飞机轮胎)的爆破试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轮胎爆破试验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所述引爆装置安装于轮胎表面的待爆破位置,并包括加热元件和促使所述加热元件升温的电力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力元件通过线接头连接,其中,在发生爆破时,至少一个线接头保持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电力元件之间的连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线接头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两端的铰接接头和插接接头。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线接头之间设置有隔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隔热元件为芳纶复合帘线。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轮胎爆破试验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当轮胎发生爆破时,加热元件和电力元件在插接处脱开,加热元件被铰接的一端则由电力元件牢固拴住,使得加热元件在空气喷流冲击力作用下被拉直而不是崩断飞出,从而防止爆破瞬间释放的压力带走引爆装置的加热元件,有效避免了对轮胎爆破测试系统或试验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更多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详细说明来更好地理解。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引爆装置中铰接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引爆装置中插接接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的两种实施方式。图1中加热元件1例如为电阻丝,其通过铰接接头3连接到电力元件。已知的是,可实现促使加热元件升温的电力元件例如包括电源及将电源连接至加热元件的电缆,图中仅示出了连接至控制箱电源(未示出)的电缆2。在图2中,加热元件1则通过插接接头4连接至电缆2。同时,加热元件2与铰接接头3和插接接头4的连接处缠绕芳纶复合帘线5进行隔热。
在进行飞机轮胎爆破试验时,将引爆装置安装于轮胎表面的待爆破位置。由于在加热元件即电阻丝两端采用了一端插接一端铰接的线接头构造,使得电阻丝在轮胎爆破冲击力作用下一端与电缆自然脱开为两部分,而电阻丝的另一端由电缆固定在轮胎上,不会随气流飞出,实现了安全可控。通常,起落架舱内设备均在距离轮胎面100mm以外,根据试验需要,可以分别设定电阻丝和电缆的长度,使得在电阻丝固定于电缆后,能够将电阻丝拉直后的远端与胎面距离控制在安全距离以内,例如80mm以内,这样就防止了电阻丝击打到测试系统传感器或试验件。同时,使用芳纶复合帘线取代瓷管进行隔热的优点是重量轻,易固定且不易飞出,对测试系统传感器和试验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应当理解的是,附图所示并加以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述实施方式存在许多修改方式,这些方式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明显的。例如,图中示出的铰接接头和插接接头的结构形状仅为示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也可考虑将加热元件的两端均设置为与电力元件通过铰接接头连接而不是插接。因此,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5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