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374.X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鹏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车站南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内科 防治 褥疮 气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
背景技术
在神经内科,对于因脑出血或其它原因造成脑部损伤而导致的下肢瘫痪,长期卧床病人来说,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卧位,身体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畅,便会出现发红、发肿,时间稍长即皮肤破损,既而发炎糜烂,发生褥疮,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为防治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1、床褥要透气,柔软度适中,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2、勤翻身,每隔1-2个小时给病人翻身,使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通畅,3、保持皮肤干燥,以避免给病菌创造一个好的滋生环境。当前市场上出售的防治褥疮气垫主要解决的只是问题1,也就是床褥的透气,柔软度适中,以减轻受压部位压力的问题,这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发生,必须还要护理人员经常对病人进行翻身,且还要经常保持病人皮肤的干燥。这对于护理人员少的家庭来说,护理人员既要照顾病人,还要上班工作,负担很重,另外,这种气垫也不能保证皮肤的干燥。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褥疮气垫,不仅要解决透气,柔软度适中,以减轻受压部位压力的问题,而且还能实现病人自己翻身,以及保持病人皮肤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不仅透气性好,柔软度适中,而且能实现病人自己翻身,能保持病人皮肤干燥,操作简单,防治褥疮效果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包括气泵、导气管A、导气管B和气垫本体,所述气垫本体由一组相互独立的圆柱形气囊组成,导气管A和导气管B一端与气泵连通,另一端分别交替与组成气垫本体的圆柱形气囊连通,所述气垫本体上沿纵向固定设置椭圆形气囊组A和椭圆形气囊组B,椭圆形气囊组A和椭圆形气囊组B分别通过导气管C和导气管D与气泵连通,导气管A、导气管B、导气管C和导气管D上均设置气阀;所述椭圆形气囊组A和椭圆形气囊组B间设置电加热片组,电加热片组与外部家庭电路连接。
所述相邻的圆柱形气囊间设置可拆卸组件。
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一个圆柱形气囊一侧的半圆形套管和固定设置在相邻的另一个圆柱形气囊相邻一侧的圆形插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的有益效果:不仅透气性好,柔软度适中,而且能实现病人自己翻身,能保持病人皮肤干燥,操作简单,临床实验证明防治褥疮效果显著,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优选方案中带有可拆卸组件的相邻圆柱形气囊连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优选方案中带有半圆形套管的一个圆柱形气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优选方案中带有圆形插杆的一个圆柱形气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泵、2-导气管A、3-导气管B、4-椭圆形气囊组A、5-气垫本体、6-圆柱形气囊、7-椭圆形气囊组B、8-电加热片组、9-导气管D、10-气阀、11-导气管C、12-可拆卸组件、13-半圆形套管、14-圆形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防治褥疮气垫,包括气泵1、导气管A2、导气管B3和气垫本体5,所述气垫本体5由一组相互独立的圆柱形气囊6组成,圆柱形气囊6外部可以包裹透气柔软面料,导气管A2和导气管B3一端与气泵1连通,另一端分别交替与组成气垫本体5的圆柱形气囊6连通,所述气垫本体5上沿纵向固定设置椭圆形气囊组A4和椭圆形气囊组B7,椭圆形气囊组A4和椭圆形气囊组B7分别通过导气管C11和导气管D9与气泵1连通,导气管A2、导气管B3、导气管C11和导气管D9上均设置气阀10;所述椭圆形气囊组A4和椭圆形气囊组B7间设置电加热片组8,电加热片组8与外部家庭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鹏,未经陈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