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400.9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4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章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方军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污水 排放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部分企业,要求其排放的污水需要先经过净化,只有净化过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才能向外排放,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将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外排,甚至直接将没有净化过的污水外排,这样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智能监控系统,其可以对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流量和温度进行监控,并且可以对排污现场进行拍照和影像记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智能监控系统,它包括一总磷分析仪、一氨氮分析仪、一TOC分析仪、一COD分析仪、一pH计、一固体悬浮物测定仪、一流量计、一温度计、一照相装置、一摄像装置和五个污水采样装置,五个污水采样装置分别用于为总磷分析仪、氨氮分析仪、TOC分析仪、COD分析仪和pH计采样供检测的污水,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流量计、温度计、照相装置和摄像装置设置在排污口,一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总磷分析仪、氨氮分析仪、TOC分析仪、COD分析仪、pH计、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流量计、温度计、照相装置和摄像装置电连接以采集检测数据,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与一服务器通信连接,服务器电连接有一流媒体服务器、一数据库服务器、一web服务器和一报警终端。
作为优先,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为GPRS终端。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总磷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含磷量,可以通过氨氮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通过TOC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可以通过COD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COD值,可以通过pH计检测污水的酸碱度,可以通过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检测污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检测污水的流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检测污水的温度,可以通过照相装置对排污口进行照相记录,可以通过摄像装置对排污口进行影像记录,并且检测数据、相片数据和影像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到服务器,检测数据通过数据服务器保存,并且人们可以通过web服务器上网查询检测数据,人们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查看排污现场的相片和影像记录,并且在检测到污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时报警终端报警,以警示监控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一总磷分析仪、一氨氮分析仪、一TOC分析仪、一COD分析仪、一pH计、一固体悬浮物测定仪、一流量计、一温度计、一照相装置、一摄像装置和五个污水采样装置,五个污水采样装置分别用于为总磷分析仪、氨氮分析仪、TOC分析仪、COD分析仪和pH计采样供检测的污水,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流量计、温度计、照相装置和摄像装置设置在排污口,一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总磷分析仪、氨氮分析仪、TOC分析仪、COD分析仪、pH计、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流量计、温度计、照相装置和摄像装置电连接以采集检测数据,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与一服务器通信连接,服务器电连接有一流媒体服务器、一数据库服务器、一web服务器和一报警终端。
可以通过总磷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含磷量,可以通过氨氮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通过TOC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可以通过COD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COD值,可以通过pH计检测污水的酸碱度,可以通过固体悬浮物测定仪检测污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检测污水的流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检测污水的温度,可以通过照相装置对排污口进行照相记录,可以通过摄像装置对排污口进行影像记录,并且检测数据、相片数据和影像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到服务器,检测数据通过数据服务器保存,并且人们可以通过web服务器上网查询检测数据,人们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查看排污现场的相片和影像记录,并且在检测到污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时报警终端报警。
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为GPRS终端,使得成本较低,数据传输较快,使用方便。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方军,未经章方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