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的自动调整压力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610.8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跃锋;胡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厨必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自动 调整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机,尤其涉及了一种榨油机的自动调整压力榨杆。
背景技术
现家用榨油机大多数使用螺旋式的榨杆榨膛结构。当此结构用较大螺距的榨杆时,容易出现压力大,卡机的情况。如用较小螺距的榨杆时,会出现进料慢,榨油时间久的情况。现通常采用加大榨油机马达功率和把物料预粉碎来解决上述情况,但这提高了成本和增加用户操作步骤的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压力大、进料慢、榨油时间久,榨油区的物料容易堵死造成卡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压力小、进料快、榨油时间短的榨油机的自动调整压力榨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榨油机的自动调整压力榨杆,包括榨杆轴和榨杆轴上的外螺纹,榨杆轴包括落料区段和榨油区段,榨油区段的外螺纹设有第一螺纹缺口。传统的榨油机,当物料进入榨油区段时,由于榨杆轴持续转动,物料持续进入榨油区段,只能单向前进,若物料数量持续增加,出渣口出渣不顺利,容易造成物料过多挤压现象,容易造成物料卡住榨腔卡死的现象,本申请技术在榨油区段设有第一螺纹缺口在挤压力不均等的情况下,可以让物料进行回流,不会造成卡死现象。
作为优选,在榨油区段的离出油口近的那端的一部分外螺纹为完整外螺纹;落料区段的外螺纹上设有第二螺纹缺口,第一螺纹缺口和第二螺纹缺口之间的外螺纹为完整外螺纹。为了能充分榨油,保持一定的压力和确保能顺利出渣,需要在榨油区段的末端一部分外螺纹为完整外螺纹,也就是在这部分外螺纹上不需要设置螺纹缺口。落料区段的外螺纹上设有第二螺纹缺口能增加物料进入榨腔的空间,同时第二螺纹缺口能形成刀刃对物料进行粉碎。设有第二螺纹缺口使得榨腔内的间隙有差别,能让物料更容易进入榨腔。
作为优选,落料区段往榨油区段的方向上设有不带第二螺纹缺口的完整外螺纹的工作行程大于360度,榨油区段的不带第一螺纹缺口的完整外螺纹工作行程大于720度。设置不带第二螺纹缺口的完整外螺纹可以对落料区段和榨油区段进行一个简单的隔离,榨油区段的物料不会因为有螺纹缺口的存在而反流到落料区段。完整外螺纹与不完整外螺纹区别体现在是否带有螺纹缺口。
作为优选,以落料区段往榨油区段方向,榨杆轴的轴直径逐渐增大,外螺纹的外径恒定。由于物料的流动受到挤压的原因,越到末端需要榨腔的空间越小以便提高榨油出油率。
作为优选,第一螺纹缺口的数量为4-10个,相邻两个第一螺纹缺口的位置在工作行程上相差360度。第一螺纹缺口的数量为4-10个,形成相差360,可以保证第一螺纹缺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有利于物料受大压力的情况下回流。
作为优选,第一螺纹缺口为一个平面。平面与螺纹形成两个利角和刃口用于把大颗粒的物料切碎,提高进料和榨油速度,有利于物料更好地流动。
作为优选,平面与榨杆轴的外壁相切。
作为优选,榨油区段和落料区段的外螺纹螺距大于10mm,螺纹直径大于18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缩短了进料和榨油的时间,并能自动调整榨油压力,不用增加太大的成本,有效改善卡机问题,还能自动碎料,提高榨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榨杆轴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榨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榨杆轴;2-完整外螺纹;3-第一螺纹缺口;4-完整外螺纹;5-第二螺纹缺口;6-落料区段;7-榨油区段;9-平面;10-榨膛;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厨必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厨必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浮动路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鳃式脱水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