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矿用通信拉力光电缆快速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611.2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李超;薛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257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收发 功能 通信 拉力 电缆 快速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缆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矿用通信拉力光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控制与数据通讯方式的不断升级,光纤通讯,因其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并且可以承载超大数据量的并发通讯方式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煤矿井下使用作为数据通讯的媒介。
然而,采用光纤通讯,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现场执行熔纤操作,而这些操作又要求在无尘条件下实施。由于煤矿井下的煤尘的特殊条件,为光纤熔接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不利于降低在恶劣工况下的劳动强度。
而且,光纤通讯虽然能够承载超大数据量的通讯交互,但是对于光纤铺设的沿线,却不能有足够的节点接入数据,使得光纤铺设的沿线成为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的盲区。并且,光缆因其特殊的结构构成,在井下复杂工况条件下容易被毁坏,导致通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矿用通信拉力光电缆快速连接装置,为井下光纤数据通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数据链路连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矿用通信拉力光电缆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光电缆的快速连接装置和快速连接装置端部的插头端部,所述快速连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转换器、无线控制器和无线收发器,还有与光电转换器、无线控制器、无线收发器均连接的电源管理器;
所述光电转换器的另一端与光电缆的光纤束连接,并将光电缆的电缆部分的绝缘芯线逐个连接到插头端部处;所述插头端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无线收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插头端部还设有与电源管理器连接的金属接插件、与光电缆的电缆部分的绝缘芯线逐个连接的多个金属接插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管理器与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部的外壳为非金属材质的,并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内部设置天线,一部分设置多个插入金属接插件的孔,设置天线的部分比设置孔的部分向外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壳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护套,光电缆的外护套插入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壳中,构成完整的屏蔽层,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壳内采用灌胶方式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壳侧面上设有两个凹槽,一个距离前端较远凹槽配合U型销固定,另一个距离前端较近的凹槽安装O型橡胶圈,外壳的前端面上也设有一用于安装O型橡胶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壳上设有更换电池的开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采用光纤收发一体式设计,内置天线,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数据传输,为井下光纤数据通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数据链路连接方法;快速连接装置无需在现场熔纤,降低现场安装的劳动强度;
(2)支持数据断电续传,超低功耗。
(3)采用无线数据接入方式,将光纤沿线的数据接入能力提升到传统现场总线系统或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接入能力相当。采用光纤+无线传输方式,将传统现场总线系统或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数据吞吐能力提升至与光纤数据吞吐能力相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端部的端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电缆,2-快速连接装置,3-插头端部,4-内部电源线,5-数据总线,6-光纤束,7-射频信号,8-光电转换器,9-无线控制器,10-无线收发器,11-天线,12-电源管理器,13-电池,14-绝缘芯线,15-金属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宽带载波通讯网桥电源及网络适配卡
- 下一篇: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