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搭载燃油型水暖加热器的双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8074.3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永;余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搭载 燃油 水暖 加热器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空调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搭载燃油型水暖加热器的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是目前整车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提供乘客舒适的乘车环境,采暖系统在冬季使用很频繁,保证乘车环境的温暖舒适。
对于7座及以上MPV车型而言,由于车内空间较大,一般均配有前后暖风的双空调系统。目前技术的暖风热量均来自于发动机的冷却水经过空调散热产生,但柴油型发动机相对汽油型发动机在正常工作下,发动机的水温偏低,冬季尤其明显,从而导致同一款空调系统匹配在汽油车型上可以满足采暖要求,但柴油车型上无法满足采暖要求。
如图1所示,为现有双空调系统示意图,包括有发动机装置1,发动机出水管路2,前暖风机总成3,后暖风机总成4及发动机进水管路5。
现有的双空调系统为前空调蒸发器类型为层叠性蒸发器,其后空调系统的顶蒸发器为管片式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为平行流冷凝器,压缩机采用的斜盘定排量压缩机。
现有的空调系统在冬季暖风偏差,当发动机提供给暖风芯体的水温不足,空调系统的采暖性能无法满足乘客需求。同时在低温下,启动发动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使用的双空调系统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车辆运行或者怠速下,整车的暖风不足,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解决在车辆静止,发动机不开启情况下加热冷却水,达到特殊情况下暖风需求及发动机启动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搭载燃油型水暖加热器的双空调系统,包括有发动机冷却水套,发动机出水管路,水泵总成,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水暖加热器出水管路,暖风机总成及发动机进水管路;
所述发动机出水管路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套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总成进水口连接;水泵总成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水暖加热器出水管路连接所述暖风机总成的入口;
所述暖风机总成的出口连接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路的一端;
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套进水口连接。
所述暖风机总成包括有前暖风机总成和后暖风机总成;所述前暖风机总成和所述后暖风机总成并联设置。
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包括有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在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油口、水泵线束接口、开关线束接口、油泵线束接口及排气口;
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进水口和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的上部;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油口、所述水泵线束接口、所述开关线束接口、所述油泵线束接口及所述排气口均设置于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的下部。
在所述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的侧部还设置有螺栓固定孔。
所述螺栓固定孔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螺栓固定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双空调系统中串联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解决车辆运行或者怠速下,整车的暖风不足,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解决在车辆静止,发动机不开启情况下加热冷却水,达到特殊情况下暖风需求及发动机启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双空调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空调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装置,2发动机出水管路,3前暖风机总成,4后暖风机总成,5发动机进水管路,11发动机,12发动机出水管路,13水泵总成,14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15水暖加热器出水管路,16前暖风机总成,17后暖风机总成,18发动机进水管路,141螺栓固定孔,142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本体,143进气口,144进油口,145水泵线束接口,146开关线束接口,147油泵线束接口,148排气口,149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进水口,150燃油型水暖加热器总成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8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
- 下一篇:一种浮动式驱动轮安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