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9791.8 | 申请日: | 201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阮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红刚 |
主分类号: | E05F15/60 | 分类号: | E05F15/60;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动门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大潮席卷而来,很多公司都在这个时代成立了;以现在公司的经营理念来说,大门对于一个公司特别重要;大门已经不在仅仅是满足人们进出的基本服务,很多的是为了给公司一个好的面子。因而电动门,在这个时代是很火热,受到了很多公司亲睐;但现有的电动门底座需要使用多个链条传动才能很好的运作,但由于链条和齿轮摩擦容易使链条松弛、齿轮磨损,噪声高,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动门会发出烦人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在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结构稳定可靠、噪音低的新型电动门底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一种新型电动门底座,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门底座,其特征包括:底座组架、两主动滑动机组、四传动机组和四从动滑动机组构成;
底座组架是由底座(1)和四根支撑梁(2)构成;支撑梁(2)内均匀设有轴承座,以两根支撑梁(2)为一组,分别平行设在底座(1)左右两侧,形成左右两组支撑梁(2);
主动滑动机组、传动机组和从动滑动机组通过轴承座分别套装于底座组架两侧上;
主动滑动机组是由链动轮(3)、主动轴(4)、主动齿轮(5)和轮子(6)构成;主动滑动机组分别设于每组支撑梁(2)的中间轴承座中;链动轮(3)、主动齿轮(5)和轮子(6)套装于主动轴(4)上,链动轮(3)置于每组支撑梁(2)之间,主动齿轮(5)置于每组靠外侧支撑梁(2)外,轮子(6)置于主动轴(4)外侧,延伸于底座(1)外;形成左右两组主动滑动机组;
传动机组是由传动齿轮(7)和传动轴(8)构成;传动机组分别设于每组主动滑动机组两侧,传动齿轮(7)通过传动轴(8)置于每组靠外侧支撑梁(2)上,利用传动齿轮(7)与主动齿轮(5)进行齿与齿之间啮合;
从动滑动机组是由从动齿轮(9)、从动轴(10)和轮子(6)构成;从动滑动机组分别设于传动机组旁,从动齿轮(9)和传动齿轮(7)通过齿轮齿与齿之间啮合;从动齿轮(9)和轮子(6)套装于从动轴(10)上,从动齿轮(9)置于每组靠外侧支撑梁(2)外,轮子(6)置于从动轴(10)外侧,延伸于底座(1)外;形成左右两组从动滑动机组;
每组的主动滑动机组、两传动机组和两从动滑动机组通过齿轮间的齿与齿之间啮合连接;每组的主动齿轮(5)、传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9)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合理,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定位准确,安装可靠,且具有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其加工制作较简单,成本低;2、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齿轮的啮合连接作为传动,使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有效延长电动门底座的使用寿命;且安全可靠、安装维修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底座1、支撑梁2、链动轮3、主动轴4、主动齿轮5、轮子6、传动齿轮7、传动轴8、从动齿轮9、从动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动门底座,其特征包括:底座组架、两主动滑动机组、四传动机组和四从动滑动机组构成;
底座组架是由底座(1)和四根支撑梁(2)构成;支撑梁(2)内均匀设有轴承座,以两根支撑梁(2)为一组,分别平行设在底座(1)左右两侧,形成左右两组支撑梁(2);
主动滑动机组、传动机组和从动滑动机组通过轴承座分别套装于底座组架两侧上;
主动滑动机组是由链动轮(3)、主动轴(4)、主动齿轮(5)和轮子(6)构成;主动滑动机组分别设于每组支撑梁(2)的中间轴承座中;链动轮(3)、主动齿轮(5)和轮子(6)套装于主动轴(4)上,链动轮(3)置于每组支撑梁(2)之间,主动齿轮(5)置于每组靠外侧支撑梁(2)外,轮子(6)置于主动轴(4)外侧,延伸于底座(1)外;形成左右两组主动滑动机组;
传动机组是由传动齿轮(7)和传动轴(8)构成;传动机组分别设于每组主动滑动机组两侧,传动齿轮(7)通过传动轴(8)置于每组靠外侧支撑梁(2)上,利用传动齿轮(7)与主动齿轮(5)进行齿与齿之间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红刚,未经阮红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9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失效的电动叠加手动开启功能的联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卧式冷柜用阻尼平衡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