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猪场有机肥原料搅拌机用的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006.0 | 申请日: | 2015-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杰;唐定华;刘国荣;贺华良;彭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场 有机肥 原料 搅拌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猪场有机肥原料搅拌机用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来源之一,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医药产业资源,例如药用级别的肝素以及用于异体移植的心脏瓣膜等。此外,家猪身上也会发生一些人类常见的复杂遗传疾病,从而使其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基础生物学的绝佳模型。现有猪场产生的粪水大多是未经处理直接运输至菜地或其它地方使用,这种方式在运输沿途会产生臭味,而且所需占用的运输空间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猪场有机肥原料搅拌机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搅拌效果好的出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猪场有机肥原料搅拌机用的出料装置,它包括有搅拌机架,搅拌机架上设有搅拌箱,搅拌箱内水平安装有螺旋形的搅拌杆,搅拌杆一端穿过搅拌箱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安装在动力机架上,并通过皮带与搅拌电机相连接,搅拌箱底部呈弧形,弧形面中心设有出口盖,出口盖下方设有倾斜输送机构;出口盖一侧铰接在搅拌机架上,并由出料组件控制,所述的出料组件包括有铰盖连杆、中转块、中转连杆、控制连杆、铰接件、控制手柄,其中,铰盖连杆一端与出口铰接,铰盖连杆另一端与中转连杆一端铰接,中转连杆中部铰接在搅拌机架的中转块上,中转连杆另一端与控制连杆一端铰接,控制连杆另一端向上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控制手柄上,控制手柄一端铰接在搅拌箱上部的铰座上,另一端置于控制座的控制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前工序粉碎的原料通过输送机构由搅拌箱顶部送入,通过螺旋形搅拌杆进行充分搅拌后由倾斜输送机构送至下一工序,在搅拌的同时可以在搅拌箱顶添加其它肥料配方;本方案采用的出料组件控制可以有效的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使搅拌后的肥料达到最佳标准;本方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搅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猪场有机肥原料搅拌机用的出料装置包括有搅拌机架C1,搅拌机架C1上设有搅拌箱C2,搅拌箱C2内水平安装有螺旋形的搅拌杆C3,搅拌杆C3一端穿过搅拌箱C2与减速箱C4相连接,减速箱C4安装在动力机架C5上,并通过皮带与搅拌电机C6相连接,搅拌箱C2底部呈弧形,弧形面中心设有出口盖C7,出口盖C7下方设有倾斜输送机构;出口盖C7一侧铰接在搅拌机架C1上,并由出料组件控制,所述的出料组件包括有铰盖连杆C8、中转块C9、中转连杆C10、控制连杆C11、铰接件C12、控制手柄C13,其中,铰盖连杆C8一端与出口盖C7铰接,铰盖连杆C8另一端与中转连杆C10一端铰接,中转连杆C10中部铰接在搅拌机架C1的中转块C9上,中转连杆C10另一端与控制连杆C11一端铰接,控制连杆C11另一端向上通过铰接件C12铰接在控制手柄C13上,控制手柄C13一端铰接在搅拌箱C2上部的铰座C14上,另一端置于控制座C15的控制槽C16内。本装置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前工序粉碎的原料通过输送机构由搅拌箱顶部送入,通过螺旋形搅拌杆进行充分搅拌后由倾斜输送机构送至下一工序,在搅拌的同时可以在搅拌箱顶添加其它肥料配方;本方案采用的出料组件控制可以有效的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使搅拌后的肥料达到最佳标准;本方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搅拌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