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拔管手固定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275.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崔秋霞;郁红霞;顾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M5/5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拔管手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成为可能。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往往涉及很多管道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胃管、输液管以及各种引流管,这些管道往往与患者的生命的维系紧密相关,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实际工作当中由于患者有意无意自行拔管造成意外事件时有发生,据文献报道路脑外伤的意外脱管发生率达13.33%,小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考虑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好、手意外脱出时可以报警提醒的防拔管手固定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拔管手固定托,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罩面,底板与罩面之间为放置患者手的空间,在底板的后部设置将患者手固定的固定搭扣;底板、罩面和固定搭扣上设置通气小孔;底板中间1/3部位呈向上拱形突起2cm的形式;在罩面内侧设置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过电路与设置在罩面上表面的LED发光报警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拔管安全性能更高:以往防拔管手套大多是软质材料构成,尽管四指并拢,仍然可以因为四指与掌心的对合夹住管子,拔出管路,本固定托具备柔韧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硬度,避免了四指与掌心的对合,有效的预防患者的自行拔管;
特殊的croslite材质具有防止细菌生长和防止交叉感染的优点;固定托上的通气小孔,有利于手心的汗液发散,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便于清洗、消毒盒重复使用:一般患者使用时,按时松解固定,在固定松解期,将固定托在清水下冲洗擦干即可继续使用,传染病患者专人专用,出院时按消毒隔离处理即可;
不同型号可用于成人、儿童头皮静脉输液,鲜艳的色彩增加儿童使用固定托的依从性,保证输液等管路的通畅和药物的及时准确应用;
指头头端的开放式结构方便氧饱和度检测指夹的安放,保证病情观察的需要。
当人手意外脱出时,可及时报警提醒。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前景:
1、可广泛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等危重患者较多的单元。
2、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意识障碍患者有管道等治疗的患者。
3、外科手术有引流管的患者,避免夜间睡眠当中的不自主拔管。
4、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监测、约束时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拔管手固定托,包括底板1,底板上设置罩面2,底板与罩面之间为放置患者手的空间,在底板的后部设置将患者手固定的固定搭扣3;底板、罩面和固定搭扣上设置通气小孔4。底板中间1/3部位呈向上拱形突起2cm的形式。后1/3呈坡行移行,以减少对腕部组织的压迫。固定托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分别适用于男性、女性、儿童使用。儿童型号的罩面可使用不同颜色制成卡通图案。在罩面内侧设置红外传感器6,红外传感器通过电路与设置在罩面上表面的LED发光报警装置5连接。当人手意外脱出时,可及时报警提醒。
底板、罩面和固定搭扣材料为croslite(crocs洞洞鞋的材料)。特点:①具有一定的硬度但是遇到温度会变形,因此固定托不会因为材质坚硬从而导致手指、手背以及局部组织压疮的形成。②材料是一种密闭旗袍材料,具有耐用、不容易损坏的特点。③材料具有防止细菌生长,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