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传感器保护功能的光伏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330.4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00 | 分类号: | H02S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感器 保护 功能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传感器保护功能的光伏控制柜。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管线在地下布设越来越多,如供热管道、输水管道、燃气管道等等,然而这类管道因埋设在地下,观察和检修非常不便,而这类管线参数一旦超出正常值,可能会发生重大的财产损失。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管道上安装传感器,但是该类传感器在参数发生异常时可能失去作用,进而使整个传感设备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
中国专利CN204156472《一种基于北斗的地下管线电子传感器节点的保障装置》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地下管线电子传感器节点的保障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通讯模块与北斗定位模块、光伏控制柜和电子传感器,光伏控制柜内设有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电子传感器设置在地下管线上,蓄电池通过供电线为电子传感器、通信模块与北斗定位模块供电,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光伏控制线与光伏控制器连接,供电线与光伏控制线置于钢管内,钢管与地面接触位置设有固定支架。钢管不但能够保护这些线路,防止高温、腐蚀、地下水、恶劣天气的侵扰,而且能够给予太阳能发电板以支撑,无需专门的固定太阳能发电板的设备,整个节点保障装置更加轻便,降低了成本造价。
上述专利虽然提供了电子传感器节点的保障装置,但是其电子传感器本身裸露安装在地下,容易受到地下环境的干扰,减少电子传感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感器保护功能的光伏控制柜,该具有光伏控制柜将传感器安装在控制柜内,可以对传感器进行保护,保障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传感器保护功能的光伏控制柜,光伏控制柜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光伏控制柜的内部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安装有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下腔体中安装有传感器;光伏控制柜的底板为弧形板,弧形板向上凹陷且中心开设有供传感器的触点伸出的触点通孔,隔板和光伏控制柜的顶板上开设有供电线通孔和通讯线缆通孔,光伏控制柜的顶板上还开设有光伏控制线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控制柜的侧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在光伏控制柜的侧面的安装翼板和位于安装翼板下端的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安装翼板焊接在光伏控制柜的侧面,所述支撑杆顶端与安装翼板下端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隔板和光伏控制柜的底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控制柜将传感器主体设置在光伏控制柜内,仅留传感器的触点即感应装置在光伏控制柜外,能对传感器进行有效保护,减小周围恶劣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从而保障传感器的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控制柜将光伏控制器、蓄电池和传感器集中安装在一个柜体中,节省成本、减小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光伏控制柜;11-上腔体;12-下腔体;13-触点通孔;2-光伏控制器;3-传感器;4-隔板;5-固定支架;51-安装翼板;52-支撑杆;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具有传感器保护功能的光伏控制柜,该光伏控制柜1内设置有隔板4,隔板4将光伏控制柜1的内部腔体分隔为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上腔体11内安装有光伏控制器2和蓄电池6,下腔体12中安装有传感器3。
采用该光伏控制柜1进行监控管道情况时,还是采用太阳能发电板、通讯模块、北斗定位模块与之配合,这3个模块设置在地面上: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光伏控制线与光伏控制器2连接;蓄电池6通过供电线与传感器3、设置在地面上的通讯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相连,为传感器3、北斗定位模块和通讯模块供电;传感器3通过通讯线缆与通讯模块相连。因此,隔板4和光伏控制柜1的顶板上开设有供电线通孔和通讯线缆通孔,光伏控制柜1的顶板上还开设有光伏控制线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内部智能消防装置
- 下一篇:便于水带密封连接的水带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