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507.0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凯博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8;B63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感应 自动 溺水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溺水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抗洪救援、潜水或者游泳时,容易发生人员溺水等情况,现有的溺水救援装置一般都是压缩空气罐,该装置整体很重,非常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容置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弹出窗口,于所述弹出窗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封装盖,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腕带;
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为带状气囊,所述气囊卷制设置于所述容置仓内并可从所述弹出窗口弹出,所述气囊的一端为自由端,于所述自由端内设置有醋酸包,所述醋酸包外侧包裹有碳酸氢钠粉末,所述气囊的自由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电气连接的触发装置、用于检测水压强的水压感应器、与所述触发装置以及所述水压感应器信号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仓内并通过隔板与所述气囊分离,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有可伸缩的触头,所述触头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气囊的自由端相抵,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短程救生绳组件,所述短程救生绳组件包括装绳盒、救生绳以及卡扣,所述救生绳的一端与所述装绳盒固定连接,所述救生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固定连接,所述救生绳设置于所述装绳盒内,所述装绳盒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电源电气连接的报警音响,所述报警音响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为可触摸式显示屏。
优选地,于所述气囊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报警的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发光二级管组件包括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灯座上的灯珠,所述灯座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灯珠通过压力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气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手动启动组件,所述手动启动装置包括有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触发装置信号连接。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装置主体具有安装其他部件的作用,装置主体上设置了腕带,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像手环一样佩戴,方便使用,装置主体具有容置仓,在容置仓内设置了气囊,气囊充气后为长条状结构,在不充气的状态下气囊卷起来并将气囊的一端预留用于将碳酸氢钠粉末以及醋酸包设置在气囊里面,在遇到溺水的情况下,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对气囊充气,起到自救的作用。电子组件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容置仓内,在容置仓内设置隔板将电子组件与气囊分隔,在装置主体上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与水压感应器相对设置,一旦发生溺水情况,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容置仓触发水压感应器发出进水信号,微处理器与各个电子元件连接,根据该进水信号启动触发装置将醋酸包压破,使得气囊弹出。短程救生绳组件包括装绳盒、救生绳以及卡扣,卡扣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侧,能够钩挂到相对于水流相对固定的部件上,从而稳定自身,避免出现更加危险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采用腕带形式进行佩戴,使用佩戴方便,将气囊设置到装置主体内,并且采用电子传感器以及微处理器检测是否溺水,其使用精准可靠,将整个装置集成设置,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压感应式自动防溺水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凯博,未经杨凯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