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刹车碟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946.1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均辉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苏育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刹车碟盘,是指一种机车用的改良式刹车碟盘。
背景技术
机车属于轻型车的一种,由于机车行驶时的危险性较高,因此现有的机车大多采用碟式刹车,碟式刹车的零件主要装设在机车车轮的一侧并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具有散热快、易于维修、构造简易等特性,此外,碟式刹车的效果稳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机车减速的目的,故适用于机车,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其为一种现有的刹车碟盘,该刹车碟盘具有一内盘40及一外盘50,该内盘40设有一轴孔41及多个肋条42,该轴孔41贯穿成形在该内盘40的中央处,该多个肋条42延伸环绕于该轴孔41的外缘上,该外盘50与该内盘40相结合,该外盘50设有多个内缘凸部51及多个固接件52,该多个内缘凸部51间隔成形在该外盘50的内缘且分别与该多个肋条42远离该轴孔41的一端相连接,该多个固接件52分别铆接在该肋条42及内缘凸部52的连接处,以固定该内盘40及外盘50。
现有的刹车碟盘透过该内盘40的轴孔41锁固在机车车轮的一侧,且机车的夹合器则对应设在该外盘50的两侧,在刹车过程中,该夹合器向内夹固该外盘50以产生摩擦力,进而使转动中的车轮经由与该外盘50相铆接的内盘40来降低转速直至停止,然而,现有技术的刹车碟盘仅利用该多个固接件52,以固定该内盘40及外盘50,由于该外盘50与该夹合器接触夹合时会产生高热及外力,长久使用下将造成该固接件52变形损坏,使该外盘50与内盘40产生松脱的情形而影响行车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刹车碟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改良现有的刹车碟盘,以提升刹车碟盘的结构稳固性而能避免松脱情形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改良式刹车碟盘,其包含:
一内盘,其具有一轴孔及多个容槽,该轴孔贯穿在该内盘的中央处,该多 个容槽凹设成形在该内盘的外缘面上;以及
一外盘,其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片体且连接该内盘,该外盘具有多个内缘凸部及多个固接件,该多个内缘凸部成形在该外盘的内缘面上且分别卡接于该多个容槽中,各容槽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双向包覆及抵靠该内缘凸部,该多个固接件分别铆接在该内盘的容槽及该外盘的内缘凸部的连接处。
进一步,该内盘为一正五边形结构并设有五容槽,该五容槽分别凹设成形于该内盘的外缘面上且各相邻的两容槽的间隔距离相等,该外盘设有五内缘凸部,该五内缘凸部分别卡接在该内盘相对应的容槽中。
进一步,各容槽的内壁面上凹设有两相对的内缺口,各内缘凸部的外壁面上凹设有两外缺口,各内缘凸部的两外缺口分别对齐相对应容槽的两内缺口以形成圆形通孔。
进一步,该固接件为铆钉并铆接于各圆形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内缘凸部通过多个容槽的卡接限位,并利用多个固接件做为辅助定位该外盘及内盘的组件,在实际应用时,该内盘的容槽的内壁面可承受大部份在刹车时所产生的外力,以避免该固接件因承受过多外力而造成变形损坏,如此可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固性,而能避免松脱情形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外观平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内盘 11轴孔
12容槽 121内缺口
13通孔 20外盘
21内缘凸部 211外缺口
22散热孔 23固接件
40内盘 41轴孔
42肋条 50外盘
51内缘凸部 52固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刹车碟盘包含一内盘10及一外盘20。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的内盘10为一正五边形结构且设有一轴孔11、五容槽12及十通孔13,该轴孔11贯穿成形在该内盘10的中央处,该五容槽12分别凹设成形于该内盘10的外缘面上且各相邻的两容槽12的间隔距离相等,各容槽12的内壁面上凹设有两相对的内缺口121,该十通孔13成形在该内盘10环绕该轴孔11的两侧外壁面上,通过该通孔13的设置以减轻该内盘10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均辉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均辉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少片防错位钢板弹簧
- 下一篇:回位弹簧压紧结构